更新理念创新模式 努力构筑妇联维权新格局

04.03.2015  20:33

  近年来,阳江市妇联维权工作以服务站建设为抓手,以关注妇女群众需求、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妇女维权工作新模式,构筑专业化、社会化、新型化妇女维权新格局。
  一、借势借力,推进维权工作专业化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公、检、法、司、人社、民政、教育、信访等有关部门参与维权工作联席会议,成立项目专家组,通过定期进行案例分析、信访情况评估、专家辅导点评等方式,加强在涉及妇女权益重大问题和案件方面的沟通协调,推进妇女权益保障工作。
  二是构筑全覆盖式维权网络。依托县、镇、村各级妇女组织作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站)成员单位的优势,利用三级平台资源,成立县(市、区)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分站或联络点,使服务站工作渗透到基层,同时引导阳春市分站成功申报为省级站点,逐步形成一个“服务站(分站、联络点)+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志愿者服务队”的维权模式。
  三是提高妇联干部专业化水平。各级妇联推荐44名妇联干部经各县(市、区)人大审核聘为五年一届的人民陪审员,鼓励妇联干部、服务站工作人员参加业务资格考试,现已有7名同志取得婚姻家庭咨询师资格,3名同志取得助理社工师资格。
  二、集智集力,推进维权工作社会化
  一是组建妇女维权志愿者服务队。组建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外展活动等6支共200多人具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服务队,成为妇联维权工作的“专家后援”,积极参与妇联组织的法律宣传、咨询、培训等活动。
  二是畅通妇女维权渠道。开通12338妇女热线服务,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联主席、律师及志愿者接访日制度。除3月8日定为县(市、区)妇联主席大接访日外,每周二为法律志愿者接访日。每季度一次将维权直通车开到社区、农村,通过“三个一行动”,即:举行户外宣传活动、开设宣传教育课、召开民生座谈会,尽一切力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是建立妇女维权工作社会组织。分别于2012年6月和2014年12月,注册登记“阳江市鼍城妇女信息服务站”和“阳江市妇女维权法律工作者协会”,并成功承接政府扶持的公共服务项目,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市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情况调研,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阳江市鼍城妇女信息服务站”被评为2013年度阳江市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
  三、善作善成,推进维权工作新型化
  一是引入“助人自助”社工理念。把“助人自助、案主自决”“接纳不批判”“注重个人隐私”等理念融入工作过程,更加重视从社会工作、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给妇女姐妹更多支持和安慰。通过开展单亲家庭、留守妇女自助小组、阳光女工减压工作坊等小组活动,使妇女姐妹重获融入社会的自信心;通过开展“巧沟通 创和谐”阳光妇女小组、“女性健康成长小组”、青春期女生性教育、亲子营活动等小组活动,有效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外展服务。在农村,开展大规模的法律知识咨询活动;在工厂,通过解说案例,有奖问答、现场咨询等方式与妇女们进行互动交流;在社区,利用“三八”维权周、国际禁毒日、全国法制宣传日、世界防艾日等节点,通过专场文艺表演、出版宣传专栏、发放小册子,广泛宣传妇女维权法制知识,引导家庭和妇女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
  三是开展全方位跟进个案服务。根据求助妇女要求提供个案服务,在维护案主权益的同时,采用专业心理辅导,有效地解决了一批离婚纠纷、人身伤害案件。如轰动一时的“江城虐妻案”的后续服务跟踪,为案主提供持续性的心理辅导; 为被“净身出户”妇女争取合法财产;为弱势妇女争取子女探视权;及时介入,使侵害留守女童5年之久的恶徒得到法律的严惩。到目前为止,服务站共办理个案154宗,办结143宗,办结率达92.8%,为受助妇女争取经济利益共计200多万元。2013年服务站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顺利通过省第二期项目的终期评估,并被列为省第三期项目继续深入推进。(阳江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