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激发活力 转型促进发展

24.07.2014  17:49

  近年来,为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抢占制高点,争得主动权,惠州市妇联着力于激发妇联工作活力,促进妇联工作转型,从理念、机制、模式、载体、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统筹推进全市妇女工作,形成了具有惠州特色的妇女儿童工作新格局,促进了全市妇女社会工作的蓬勃发展。
  一、创新工作理念,注重顶层设计策划
  一是理念先行,带动引领。2010年以来,惠州市妇联立足本地妇女工作实际,从理念创新入手,从单纯的工作项目化,到以项目化运作突破瓶颈推进工作、以试点示范的方法以点带面推进工作、以社会化手段整合资源推进工作的“三推进”工作思路,再到社会化、项目化、专业化、品牌化、精细化、示范化的“六化”工作方针,逐步确立了市妇联示范化带动、社会化推动、项目化运营、专业化服务、品牌化战略、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路径。二是制度创新,规范运作。惠州市妇联非常注重制度建设,妇联社会创新工作伊始,我们即从行政运营和专业运营两大方面入手,从理念、机制、制度到工作流程进行了设计和完善,形成了一整套引领和推动妇联工作创新的运作体系,建立了行政和专业两大营运体系、13个制度、25类实务工作表格。三是主动作为,争取先机。2012年9月建立惠州市首个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红紫荆家庭服务金迪中心,成为惠州市首家采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的综合性项目。该项目获得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支持,由此催生了我市2013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的2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建设项目。四是品牌创新,宣传倡导。品牌意识是公益项目赢得社会支持、带动资源融入、扩大服务影响的重要方面。在公益项目开展之初,我们就树立品牌意识,将“红紫荆”作为惠州市妇联妇女儿童公益服务的品牌,在服务基地建立之前,就策划设计基地标识并注册,今年又设计注册了红紫荆公益项目创投大赛标识,不断扩大社会效应和影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从宣传品牌、规范管理、提高服务实效等方面加强品牌的培育,对于社会资金,我们坚持公开透明管理,社会资金资助方和项目运营方直接对接,妇联只作为第三方监督项目资金使用到位。
  二、创新工作模式,促进工作转型升级
  妇联工作转型升级是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惠州市妇联以维权工作为突破口,以项目工作为抓手,逐步探索形成了“妇联传统工作+项目化工作+专业社会工作+购买服务”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实现了四种工作方式的有机融合,提高妇联工作整体性和融合度。一是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方式,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市妇联以服务群众需求为先导,以提升服务对象能力为重点,通过和社工组织合作,将专业社会服务带到工厂、学校、医院、社区、农村等基层,通过调研,针对不同类型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和问题,采取个案、小组、工作坊、社区活动等社工专业手法为基层妇女儿童提供具有针对性、个性化服务。二是运用项目化工作方式,提升工作的实效性。在项目运营过程中,我们借鉴专业社会工作手法,建立健全了具有惠州妇联特色的 “立项—实施—督导—评估” 项目管理体系,包括规范性制度、工作指引、工作表格、项目实施流程和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对项目实施进行精细化、规范化的全过程管理,确保项目实施的服务成效。三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提升工作的科学性。针对不同项目和不同人群需求,采取“灵活购买”及“菜单购买”的方式,通过项目委托、引进专业督导等方式,购买法律、心理、家庭教育、创业就业等方面的社工服务和专业服务,提升了妇联服务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丰富了妇联服务妇女儿童及家庭的手段和方法。
  三、创新工作载体,激发妇联工作活力
  一是建立龙头服务载体。2012年9月,我们总结前期社会工作探索实践的经验,整合工作资源,策划建立了惠州市红紫荆妇女儿童服务基地。基地由市妇联主导运营,专业机构合作支持,以项目服务为重点,以自我造血与持续发展为主要特色,强化咨询培训、资源筹措、孵化引领、督导评估、宣传倡导五大功能。红紫荆妇女儿童服务基地的成立对于搭建服务平台,促进妇联工作转型升级,引领全市妇联社会工作创新,发挥了积极的龙头带动作用。二是建立枢纽服务载体。妇女儿童公益项目创投大赛是惠州市妇联的一个大胆尝试和创新,对于带动引领各县区妇联、培育孵化社会组织发挥了积极的枢纽性作用。2013年以来,先后举办了两届红紫荆妇女儿童公益项目创投大赛,大赛从关注妇女儿童热点难点、紧贴市妇联工作、带动全市妇联工作创新以及培育更多社会组织角度出发,吸引了我市各级妇联、企事业单位、民非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团体踊跃参与。首届创投大赛从58个参赛项目中筛选出18个优秀项目资助实施。至目前,大部分项目已经结项,并且取得良好成效。三是建立基层服务载体。市妇联坚持立足社区,服务基层,因地制宜,探索开展社区家庭服务,围绕服务群体的实际需求,探索“驻点”与“非驻点”相融合的社区家庭服务模式。2012年9月,市妇联开始在惠城区金峰社区金迪小区建立惠州市首家驻点运营的城市社区家庭服务中心,该项目成为2012年惠州市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和省社会工作观察项目。2013年我们又在仲恺高新区胜利村建立首家非驻点运营的农村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目前,市县两级妇联共建成5个红紫荆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实现资源整合、重心下移、工作下沉。
  四、创新工作手段,带动全市妇联发展
  近年来,惠州市妇联以公益创投、服务购买、项目运营等方式创新工作手段,激发妇联工作活力。一是下放项目,示范带动。我们根据妇联工作重点难点和各县区妇女儿童的工作实际,与社工机构和社会组织合作,设计工作项目,直接将项目放到基层实施,并要求各县区妇联作为项目落地方参与项目的协调、实施和管理,将社会工作理念、方法手段、项目资金、人力资源以及专业服务带到基层,带动了基层妇联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二是创投项目,加压推动。在大赛举办之初,除广泛征集社会公益项目外,我们特别要求各县区妇联和市妇联各业务科室积极参与创投大赛,且每个县区妇联至少设计申请2个以上项目;在项目评审中,我们充分考虑各县区妇联的工作特点和市妇联各项业务工作实际,保证每个县区至少有一个项目入围,保证市妇联各块主要业务至少有一个项目入围;在项目实施中,凡是县区妇联作为责任主体的项目,除市妇联资助资金外,县区妇联必须配套30%的项目资金,并指定分管领导和专人负责项目实施,增强了各县区妇联参与项目工作的责任意识。通过公益项目创投大赛的举办,自上而下全面地引领和推动了全市各县区妇联参与社会工作创新。目前,各县区妇联除承接市妇联9个公益创投项目外,还结合本地妇女儿童工作实际,延伸了5个创投项目服务,项目延伸资金55万余元;自行设计妇女儿童服务项目30个,争取本级财政资金252万余元,筹措社会资金192万余元。
  五、创新服务队伍,提升妇联服务水平
  惠州市妇联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培育妇女儿童服务队伍。一是培育内生成长型妇干队伍。加大对妇联干部的培训实践力度,要求妇联干部作为项目督导参与项目实施全过程,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培养具有专业社会工作理念和专业服务水平的妇干队伍。二是培育外联服务型专业队伍。一方面,加强与社工机构和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在合作中进行引领、培育和孵化,针对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开展培训,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妇女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促进了专业社工服务嵌入妇联工作,为社工机构和社会组织成长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2013年,市妇联举办6期社会工作培训班,培训妇联干部300多人次,培训机构人员150多人次。另一方面,通过聘请专业社会工作、心理咨询、法律服务、家庭教育、职业培训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参与指导妇联社会创新工作,研究总结妇联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同时,在项目实施中,注重培养志愿服务队伍,延伸妇联服务手臂,扩大妇女儿童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市妇联联系了78个社工机构和社会组织,发展了64名服务于妇女儿童领域的顾问、专家,成功培育孵化6个社工机构和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