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保障季华路交通顺畅

12.07.2016  13:39

季华路是禅城交通大动脉之一,承载着中心城区东西走向的大量车流,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季华路通了,岭南大道、同济路等则相继畅通,季华路塞车,那相连接的几条道路都会相继堵塞,保障季华路畅通成了禅城交警的一个重要任务。

自6月初禅城交警成立季华路整治组以来,季华路早晚高峰结束时间都提前了一个小时,早上从九点半提前到八点半,晚上从八点半提前到七点半。

减少事故处理时间

2016年6月3日,由20人警治力量组成的季华路整治组成立,时任禅城交警机动中队指导员的卢权光成了这个小组的组长,卢权光深感责任重大。

每天回家躺床上睡不着,我就在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这条路搞好,不堵车。”卢权光是老交警了,从事交警工作多年的他对业务顺手拈来,可是要在有限的人力和资源下保障季华路的畅通,也让这位老交警伤透了脑筋。

季华路是许多佛山人上下班必经之路,日均车流量达到15万辆次之多,而且这条主动脉周边支线繁多,以金澜北路为例,汇入季华路主线的路口往往成为主线车流放缓甚至拥堵的节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卢权光和组员们商讨多次之后,抱着试试的心态,在这个路口实施了临时交通管制,把原来两条右转进入季华路的车道封了一条,卢权光说,“实际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只有一条车道转入季华路后,汇入主流的车辆只能占用季华路最右侧的一条车。收到效果后,卢权光大胆尝试,在玫瑰西路、普澜路、华远东路、华远西路等与季华路相连接的支线路口使用临时交通管制,让途经这几个路口的车辆在统一安排下形成交通微循环,有效提高了季华路主线的通行能力。

别的路发生事故,可能会堵五分钟十分钟,但是季华路不同,季华路沿线分布着汾江路隧道、季华路隧道,而且车流密度大,隧道里一旦发生事故堵车,后果很严重,卢权光印象里很深刻的一次堵车,季华隧道里两辆小车追尾,短短两分钟,车龙已经从隧道里排到了南海大道。足足花了二十分钟,卢权光和组员们才把这次事故造成的堵塞疏导完毕。

于是,卢权光把整治组里处理交通事故的能手安排在了事故多发的固定岗:季华隧道、汾江隧道、金澜北路口、华宝隧道,随时都有一组警力待命,一旦发生事故马上进行现场处理,跳出了“事故后事主报警然后指挥中心再通知路面警力”的旧模式,大大减少了事故处理的时间。卢权光介绍,“一起轻微的交通事故,以往需要十分钟才能处理完毕,现在只需要三分钟到五分钟,就能让事故车辆撤离现场,消除对交通的影响”。

为防堵车隧道里推车200米

刘建新就是整治组里处理交通事故的一把好手,一般的交通事故,他在现场一眼就能分辨出事故责任方,但其实他到交警岗位的时间并不长,以前做过派出所也做过巡警。他坦言:“做了交警之后,看到塞车就紧张。

刘建新的岗位在季华隧道,为了减少季华隧道附近堵车现象,他经常带着自己的搭档在隧道里来回巡查,“生怕出事故,生怕堵车。”一旦隧道里发生了事故,他肯定第一时间到场,车主还没打电话报警,刘建新已经到了现场,辨别事故责任方,拍照后马上指挥车辆驶离现场,这个过程往往不超过三分钟;有时候车辆在隧道里出了毛病趴窝了,刘建新二话不说,袖子一挽带着辅警就上去推车,最远一次,刘建新和辅警推了接近200米,把一辆坏车从隧道里推到了季华六路路边。

雨中奋战4小时疏导交通

交警有很多外号,最出名的莫过于“焦警”和“浇警”,风吹日晒雨淋,谭顺养说:“我是个怕下雨的交警,不是怕淋雨,而是怕下雨后路面特别是隧道里水淹之后,造成交通堵塞”。

打开谭顺养或者任意一个整治组组员的警用摩托车尾箱,里面有齐全的单警装备、雨衣、水鞋等一应俱全。不管什么天气,这些装备都属于交警的常备装备,随时应对不同天气情况。“刮风下雨可不会等你换好了装备才说开始的”,谭顺养说,从六月中旬一直到七月,佛山的天气说变就变,狂风暴雨高温曝晒轮番上场,特别是6月12日的一场大暴雨,季华路沿线特别是隧道里积水较深,造成许多车辆熄火无法通行,严重影响交通畅通。大雨中,谭顺养和同事站在一米多深的积水中帮助司机推车,分流车辆,疏导交通,救助被困车辆和群众。

此外,谭顺养还主动帮助城管人员清理下水道口杂物,打开下水道井盖排泄积水;帮助路边门店进水的商户清理门店积水等,雨中奋战了近4个小时才完成交通疏导。

交警的数据显示,季华路整治组成立一个月以来,季华路早晚高峰结束时间各自缩短了一个小时,早上九点半缩短到八点半,晚上八点半缩短到七点半。

(来源:珠江时报 佛公宣 编辑: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