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
■市科技局局长吴世文在接受记者专访 图/记者 郑志波 摄
市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
东莞时间网讯 (记者 黄锐 见习记者 杨圣沛)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科技部门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因为无论是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还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其核心都指向创新驱动,尤其是科技创新。”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市科技局局长吴世文表示。
今年,东莞不仅面临着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而且刚刚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我们将努力对标广深,在享受更多政策支持的同时,挺直东莞作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脊梁;我们将抓好省材料实验室、散裂中子源等重大平台建设,大力推动东莞创新驱动事业从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向科技引领产业发展转变,从分散式创新向协同式全域创新转变,从满足自身需求为主向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转变,加快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吴世文说。
在他看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实”“干”二字。“要实事求是,真正做一些对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壮大有切实效益的事情;要真抓实干,以夜以继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各种战略、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只有做到这两点,东莞的科技创新才能助推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
走廊建设
东莞将享受一批开创性政策支持
去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提出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打造中国“硅谷”。“如果说广州是大脑,深圳是引擎,那东莞就是脊梁。这个脊梁能不能挺起来,直接关系到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成败与否。”吴世文认为,在走廊建设中,东莞的责任重大。
那东莞该如何行动呢?吴世文介绍,首先是通过城市品质提升,打造宜居宜业宜创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其中,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广深高速创新带的改造整治。“城市整体环境与科技创新环境相辅相成,如果没有良好的城市环境,怎么能吸引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呢?”
其次是完善政策体系。据介绍,目前我省正在制定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相关实施方案和扶持政策,东莞均深度参与其中,一批相当给力的开创性政策也将惠及东莞。譬如,广州、深圳享有的一些审批权限,东莞也将同样享有,包括“三旧”改造资源支持科技创新等。
最后,有了好的环境和政策,就需要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来支撑。因此,东莞迅速行动,初期遴选了近100个投资额较大、质量效益较高的项目,纳入到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项目库中,包括一批孵化器、加速器、重大平台载体等。
据悉,为了对接省层面的政策设计,目前我市也在制定相关政策,包括“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工作方案”“项目库管理办法”等。“从硬实力的城市环境,到软实力的扶持政策,再到具体的科技项目,多管齐下来建设创新走廊东莞段。”吴世文说。
创新城市
全面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
今年4月,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函》,批准我市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两部委将在科研任务、科技人才、创新政策、改革试点等方面对我市给予支持,同时要求我市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径,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
吴世文表示,此次成功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这一重量级“国字号”招牌,既是国家和省对我市近年来创新驱动发展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我市未来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为保障我市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市科技局制定了《东莞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建立健全科技与经济社会结合、多主体协同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和科技成果转化四大机制,强化平台载体、科技创新人才、金融和制度环境四个支撑。
“我们要全面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吴世文表示。为此,上述《方案》还在推动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推进孵化器育成体系建设,加快高层次团队人才引进,完善人才发展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发展创业投资,鼓励面向科技企业的金融创新,深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深化科技创新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重点突破,明确了工作重点任务,并落实责任分工。
重大载体
迅速抓好省材料科学实验室筹建
我市科技产业化实力雄厚,但在关键核心技术、基础研究等领域还比较薄弱。近年来,除了引人关注的散裂中子源项目外,越来越多重大科研装置、平台载体在东莞聚集,其中之一就是去年12月广东省批复我市建设的省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吴世文介绍,我市迅速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和部署,紧锣密鼓推进各项筹建工作。今年4月25日,松山湖材料科学实验室在松山湖挂牌,标志着省实验室正式运作。目前,我市已委托中科院物理所牵头建设和运营该实验室,以高度开放协同的运营机制大力吸引海内外高端科研机构和团队进驻并参与建设,争取到北京大学原校长王恩哥院士出任实验室理事会理事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赵忠贤院士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吴世文表示,我市将抓好散裂中子源、中子科学城、省实验室、南方光源、国际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自觉把创新发展放在省和国家发展大局中来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
对话
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升级“三个转变”
记者:在东莞深化创新驱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市科技局有何总体思路?
吴世文:东莞市在打造创新驱动升级版行动方案中提出,东莞要实现“三个转变”。第一,努力实现从科技支撑产业向科技引领产业转变。就是说,东莞原来是以科技满足产业的需求,是被动的;但现在是科技要去创造需求、引领需求,属于主动作为。第二个是从分散式创新向协同式全域创新转变。也就是说,创新不仅仅是聚焦松山湖、中心城区,而是像创新走廊规划那样,“一廊两核三带多节点”,实现囊括了东莞各镇街的全域范围创新。第三个转变是从服务自身需求为主,向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转变,借助国家重大科学装置,东莞可以实现核心技术和基础研究的突破。
记者:如果要对标创新走廊中的广、深两市,以及达到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指标要求,东莞需要补齐哪些关键短板?
吴世文:在科技创新领域,东莞最大短板在于核心技术和人才。我们在核心技术和基础研究上还比较薄弱,技术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也很欠缺。为此,东莞引进了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引进省市创新科研团队74个,其中省创新团队36个,数量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针对基础科学研究和原始创新不足,东莞也计划拿出一笔资金,争取与省科技厅共同设立“省市联合自然科学基金”,用于鼓励自然科学创新与发展。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基础平台的建成,将吸引一大批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高端顶尖人才,弥补高层次人才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