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让下笔有话可说

26.10.2015  12:12

  ●梅江区龙坪小学  陈秋明

  当前的作文教学,若总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作文既无新颖的立意,又无充实的内容,更不要说妙笔生花了。正如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尽管小学生写作文不是诗人作诗,作家写文,但同样需要情感。所以,在作文教学的前奏中下功夫,精心设计,努力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激活学生的记忆,学生才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

  利用自然熏陶来创设情境

  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亲近自然。大自然中那青山绿水,绿树红花,小桥流水,鸟叫蝉鸣,都是可以和孩子对话的。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教科书。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观察大自然开始,从广阔无垠的世界里,获取丰富的作文素材。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关注。每当这时,我因势利导,启发引导孩子们练说句子,努力创新,写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句子和感受,引导他们在美景中吟诗写句,这时孩子们滔滔不绝地说开了,这样孩子们写作时就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了,一篇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利用活动来创设情境

  现在的学生写作环境单一,总是写些司空见惯的事,难以勾起他们的表达欲望。在平时教学中,我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真情实感。比如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春游、校运会、参观等活动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作文的源泉变为一潭活水。

  在写参观建筑物的作文时,我带他们参观了图书馆。我让他们观察整个建筑物的全貌、进出图书馆的读者、参观藏书库和阅览室。一番参观结束后,在作文课上孩子们文思泉涌,写得轻松而愉快,文章的精彩自不待言。

  当我把儿童带入特定情境中时,我发现儿童非常容易地将情境中的声、色、形这些浸染着情感的表象与相应的词语沟通,产生“视觉经验的词语化”。这样他们大脑中就有词了,孩子们的作文就不再是“小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用课文创设情境

  小学语文教材提供的不仅有丰富的语言材料,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情节。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常常有意识地结合一些优秀课文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达到读写结合。

  如教学《锡林郭勒大草原》时,我着重指导孩子认真品读作者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然后又指导他们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野花、野草和湖水的特点来描写的。孩子们在学完这篇课文以后,对于本单元的作文的大体结构就心中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