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奋发有为 砥砺前行
2010年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在教育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的亲切指导下,学校党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核心,积极主动抢抓机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较好地完成了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党的领导显著加强
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共广东省十二次代表大会和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委在统筹领导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大力提升党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治校能力,学校党委把关定向、科学决策、领导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紧紧围绕国家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抢抓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省部共建”“双一流”建设及广东高水平大学、“新师范”、高等教育“冲补强”建设等重大机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学术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开放活校”战略,深化学校内部治理改革,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为国家、广东的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刘云山同志在我校调研
2012年,在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验收中,学校获得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表彰奖励,是全国28所获奖高校之一、全国3所获奖师范大学之一,也是广东唯一获奖高校。2015年,学校正式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整体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行列。2018年,学校顺利进入广东省“冲一流”重点建设高校行列。特别是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为学校新一轮改革发展搭建了更高的平台。
二、立德树人成绩斐然
胡春华同志与我校学子谈青春与梦想
学校党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实施国际国内联合培养,强化“互联网+”教学资源建设,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书记校长带头上好思政教育第一课,努力打造“三班两营一队”“榜样华师”“朋辈教育”“青春演播厅”“青网计划”工作坊等育人工作品牌,着力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朱孔军书记开讲思政第一课
八年多来,学校累计培养49298名本科生、21768名硕士生、1064名博士生和517名国防生;全校学生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769篇,学生参与的论文在《Science》上发表,学校生源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稳居全国和全省高校前列;学校2011年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5年获全国“挑战杯”竞赛特等奖,2017年获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是全国师范大学中唯一获此三项殊荣的高校。2010、2014、2018年连续三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2018年获得一等奖,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王恩科校长给2018届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
特别是2016年,学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受到中央领导高度肯定,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栏目、中央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持续深入报道,受到广泛关注。
三、学科水平大幅提升
学校党委主动对接国家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新兴学科,探索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学校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学科架构总体形成,学科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若干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010年以来,学校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从5个增至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从13个增至33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4个学科被评为A类,心理学进入A+行列,A类学科数量并列全国师范大学第三名;在ESI世界学科评估中,化学、植物与动物学、工程学、数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6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化学进入前5‰,ESI前1%学科数居全国师范大学第3名。特别是2017年,物理学被国家遴选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为学校强化学科优势特色、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通讯员:党代会筹备组 | 来源:党代会筹备组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