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马气候大会加时31小时 仍在进行中

14.12.2014  16:41

  12月14日凌晨,原定12日结束的利马气候大会被迫加时31小时后,仍未取得关键突破。13日晚11时,一群环保人士举着标语,在会场外的雨中大声抗议,要求谈判达成一份公正的协议。 彭大伟 摄

  12月14日凌晨,原定12日结束的利马气候大会被迫加时31小时后,仍未取得关键突破。13日晚11时,中国政府代表团办公室内,代表团成员仍处在工作状态。 彭大伟 摄

  12月14日凌晨,原定12日结束的利马气候大会被迫加时31小时后,仍未取得关键突破。13日晚10时,会场的媒体中心内,一位记者在等待大会开幕时已经睡着。 彭大伟 摄

  中新网12月14日电(记者彭大伟 俞岚) 14日凌晨,久旱的秘鲁利马难得地洒下几滴雨水,然而原定12日结束的利马气候大会在“加时”31小时后,仍未迎来“及时雨”。

  13日晚11时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闭幕大会重启。闭幕大会将决定ADP(德班平台)新文本草案的最终命运,并通过本届利马会议的决议。

  13日凌晨,ADP联席主席推出了一份修改后的文本草案,但由于未充分照顾非洲国家等国家集团的关切,遭到多方反弹,只能宣布休会至13日上午10点再议。

  13日上午,各国均陈述了谈判分歧所在。中国代表团认为,凌晨给出的文本草案较之此前有所改进,但仍然很不平衡,没有充分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没有传递加强2020年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紧迫性等,需要进一步修改。中方呼吁,需要形成一个“利马共识”。

  印度也投了反对票。印度代表指出,任何的气候行动都有成本,需要付出代价,而印度本已很穷,需要一个包含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的平衡的解决方案。

  分歧难以弥合,该份文本草案无法通过。大会主席比达尔在13日下午与所有国家集团展开磋商,并在当晚的会上再次给出了一份新的ADP文本草案。

  有了当天凌晨ADP联席主席只给30分钟审议时间遭来“呛声”的前车之鉴。在对新文本稍作介绍后,晚上11点50分,比达尔表示,立即休会,给各缔约方1个小时的时间研究最新文本。

  “我们已经进入加时赛,时间不在我们这边,我敦促各位看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美国气候变化问题特使斯特恩说。

  鉴于上一份文本草案遭到较大反弹,比达尔13日晚多次强调,此次给出的文本草案是一份“平衡”的案文,是多方努力的结果,尽可能体现了各方的关切。

  会场外,一群环保人士举着标语,在雨中大声抗议,“不公正的协议,不如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