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是为更好的重逢!别了,广州城中村里的“最牛汽配城”

02.04.2019  15:05

大洋网讯 并不宽敞的村路,偶尔会被载货的电动三轮车和私家车堵塞。叫不出名字的零部件,或成堆成堆地散落在地面,或像腊肠一样被高高挂起,散发着机油气味。

这是外行人眼中的陈田村。

但在车迷们看来,这里坐落着号称“中国最牛汽配城”的广州陈田湛隆汽配市场,是汽车界的华强北。

不要一进来看到大家穿这样,觉得脏兮兮的,很多东西不能看表面。”其中一家店的张老板对记者表示,“这里是搞汽车的人的‘圣地’,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很有名。

坊间传言:拿一把车钥匙进去,陈田村能给你组一辆车。这是属于陈田村的传奇。最近,这个多年盛名在外的村子,拆迁改造的号角也正在响起。

继3月14日陈田村改造牵手旧改经验丰富的富力地产,时隔半个月,陈田经济联社与富力地产就陈田村旧村改造项目正式签约。

正式合作签约意味着,陈田村改造将按下快进键。

鸣响改造号角的陈田村图景

从江夏地铁站的C出口出来,几百米的脚程,便可到达位于白云新城核心区的陈田村。

这里区位优势明显,白云大道北贯穿而过,沿白云大道、广园中路驱车半小时就能直达珠江新城。

陈田汽配城建筑多以两层为主,沿马路铺开,是典型马路经济。

汽配城有几大区,当地店家说,一般南区主要卖日系车配件,北区经营奔驰、宝马、路虎配件的商家比较多。

陈田汽配市场同时衍生了很多产业,物流、维修、培训……近1000家汽车经营户,其门面大都只有20—30平方米,每家店面虽不大,但是许多经营户还有100—1000平方米的旧件仓库。

大部分商家,只经营某类零件或者某品牌的零件,其它不熟悉的领域一概不涉足,所以每个店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走在村路上,两旁是星罗棋布的店面、厂房和“握手楼”出租屋。街头运货,店里维修,机器高速混作的吱吱呀呀声入耳。时不时有车主停在一家店门前,高声向老板询问是否有某种配件。

这幅属于陈田村的图景,多年来似乎从未改变。

如今,即便是外人偶然闯入这里,也能感受到改造在即:诸如“加快改造城中村,迎接美好新陈田”的改造标语举目可见;有的店主的电脑上,朝外贴着有“因汽配城搬迁,即日起一律不挂账,统一收现金结算”字样的纸张。

不过,陈田村搬迁改造的消息对这里的人来说,已是传了好几年的旧闻。

处于白云新城核心区范围内、位于白云山脚下、地铁上盖……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很多人觉得,改造势在必行。

陈田村里的“陈田佬

2002年前后到陈田村的陈师傅,在五六年前就听过要搬迁的消息了。

我大概2000年到的广州。”有资料显示,同是2000年前后,部分商户从广州永福路汽配城迁至此地落户,陈田汽配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尽管待得久了,对这里产生了感情,但陈师傅也坦言,“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租金一年比一年贵,最少的时候才两千多,现在一万多。

专营日本全车拆车件的张老板,是2005年到这里的。来自福建的他,把家里好几号亲戚都拉过来一起经营。“我们那边家族观念比较强。”张师傅说。

与其它城中村一样,陈田村吸引了不少外来人口。他们多来自湖南、福建、江西等周边省份。

这些汽配商户,在业内被称为“陈田佬”。据传,湖南人主要是做奥迪大众,福建人主要是做日系车,而江西人则主要做高端德系车。

张师傅用“圣地”二字来形容陈田汽配城。他说,“来这里(买配件)的外国人都有中东的,非洲的,还有欧洲。”记者在走访时也留意到,有的店面招牌上,除了英文,还标有其它外国文字。

今年六月完结18年的陈田神话

尽管陈田村有着独具特色的“江湖地位”,但其自身的问题,也难以忽视。

按照白云区的发展思路,陈田汽配市场经济低效、产业低端、环保问题严重,已经不适应白云新城核心区的定位,阻碍着区域经济的升级发展。

根据规划,未来将通过对陈田村62.61公顷范围的全面改造,打造白云新城连片综合开发改造示范区,建设“云山西麓宜居宜业优质城区”,形成“集约紧凑、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间。

在采访中,有商户向记者透露,4月8日将会公布新汽配市场的具体地点。从《南方都市报》获得的一份由湛隆汽配市场管理处出具的告知书也可以看到:“将于2019年4月8日正式向全体商户公布湛隆新市场的准确位置及安置方案。

还有的商户说,5月底这里会全部搬离。陈田村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预计在6月初就正式开拆。

根据规划,陈田汽配城所在的集体物业,是届时首个开拆的地点。与此同时,拆迁补偿协议的签约工作将同步开展。

在未来改造中,以陈田汽配城为主的地块将采取TOD集聚开发模式。TOD模式具有以人为本、功能复合、集聚开发、公交或步行主导、串珠式城市空间结构等特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下的最佳选择。

改造后何去何从,并没有人表现出过度的担忧。几位受访者均表示,“准备跟着搬过去”。

这些隐匿于低矮楼宇间撑起陈田传奇地位的汽配店,即将结束它们在此驻扎18年的低调历史。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林传凌 广报全媒体 图/广报全媒体苏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