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常回家看看”变成“打卡”

11.04.2016  10:53

  4月6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已通过地方人大审议,其中提及,对于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家庭成员应当经常探望。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罗培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保障老年人权益方面,《条例》并非孤军作战,除道德教化外,还可运用诉讼与信用记录两种措施。不少上海市民接受采访时表示,对该法规认可,但在落地执行层面持有不同意见。(4月9日《新京报》)

  好久没有听到那首歌了,“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想当年,这首歌红透大江南北,那时我还是个毛头孩子,尚不知乡愁为何物,没想到如今我也已为人父。不过,时代在变,有些议题始终不变,比如你孝敬父母,你有时间就要多回家陪陪他们,社会各界对此一直在呼吁,公益广告也做了不少。可惜实际情况并不乐观,“空巢老人”已成为一大群体,甚至正在变成年轻人可以预见的未来。

  这当然不全是年轻人的错,饮食条件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一系列便携式智能设备的问世,都在延长现代人的寿命。对于夹在中间层的一代年轻父母来说,不只上有老下有小,往往老上还有老。而社会不饶人,这代人的职场压力远胜以往,昨天还有报道称,一项调查显示,上海白领的亚健康指数和体检异常率持续走高,排名前三的白领健康问题分别为体重超重、甲状腺异常和脂肪肝浸润。

  说这些并不是为年轻人的不回家开脱,而是我以为在追究责任时,必须考虑他们的实际处境。如果年轻人都挣得轻松,玩得安逸,有空回家却不回,只把父母当空气,别说“拉黑”信用记录,再狠一点,我想大家都不会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年轻人如今找工作,性别歧视尚未绝迹,女性员工找到工作后又不敢轻易生育,与雇主难言平等;带薪休假未全面落实,有限的几天公共假期往往人挤人,想回家一票难求......

  这些难题有些是年轻人可以克服的,有些则勉为其难。因此,要年轻人脱离社会语境去表达孝心,可以说不负责,也不讲道理。事实上,有些老人希望孩子回家的愿望不得满足,或者孩子有家不回,说到底还是一个道德问题,而对孝道的遵循理应出自道德良知。上海探索将道德教化与法律制裁相捆绑,不能说难有效果,而是这种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孩子终于回家了,却似完成任务。这谁能舒心呢?

  另外,即便要以法律来掣肘亲情,相应的法律法规也须具备可操作性。拿《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来说,据报道,在精神赡养方面,《条例》重申家庭成员要“常回家看看”,还进一步明确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家庭成员也要“常去院看看”。问题就来了,什么叫“”,多久是“”?去了见一面就走算不算?还是必须停留一定时间?这都是要根据习俗明确的,否则留待解释的空间就太大了,甚至探视会变成“打卡”。

  (原标题: 别把“常回家看看”变成“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