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都一样, 我们只管演好杂技”

20.12.2016  21:35

 

 

杂技夫妻档小崔小费带着个与他们的女儿同龄的徒弟许奥运,以杂技表演谋生。

  ●本报记者   曾秋玲

  上月中旬的一天正午,小崔小费小两口拖着个大大的拉杆箱,带着个又黑又瘦的小男孩,从广州坐大巴来到了兴宁城区,准备到一个小山村给村民们表演杂技。乍一看,以为这是一家三口。

  小崔28岁,河南周口市人,他四五岁就开始练杂技了;小费26岁,娘家在河南开封市,她七八岁开始练杂技。2011年,他们来到广东,住在广州,经营夫妻档“凌贝杂技团”,多在广州、佛山、中山等地演出,两人一个月大概能收入2万多元。这些钱看起来不少,但他们还是得精打细算,因为每个月都要寄钱回家供养老小。他们有个上小学的8岁女儿,和爷爷奶奶一起在河南老家生活。

  半个月前,小崔小费应邀到河源表演杂技时,与他们同台演出的一个民间艺术团团长看中了他们的节目。他正好在兴宁一个小山村承领了一台综合文艺晚会,当即邀请他们参加演出。哦,那个又黑又瘦的小男孩,名叫许奥运,今年8岁,是他们3个月前回河南老家探亲时收的徒弟。

  下午4点左右,小崔小费带着许奥运和其他部分演员一起坐车离开兴城前往演出地点——那个离城20多公里的小山村。车是半旧的面包车,小崔抱着许奥运,和小费坐在末排中间。面包车开得飞快,全程“咯咯”作响。小崔一直很安静,小费一直在玩手机。她还指着手机里的一张图片问身旁的大姐:“梅州有这种东西吗?”大姐说:“哟,这不是《出彩中国人》节目中表演平衡术使用的道具吗?是晒干的棕榈叶柄吗?梅州应该有棕榈树的。你也想练这种平衡术?这种道具网上应该有得卖。”小费说:“网上是有卖,太贵了!如果能找到原材料,还不如自己直接动手制作道具。”大姐询问起小崔小费的情况来。得知他们曾在日本、马来西亚等国演出,大姐显得有点惊讶。小费说:“那有什么呀。走到哪还不是一样?我们只管把自己的杂技表演好。”

  大约1个钟头后,一行人抵达了目的地。演出现场是一个小广场,早前来的工作人员已经把舞台基本搭建好了。小崔取出道具,安装好主架,又掏出彩色胶纸仔细地把铁管缠上。小费则坐在一旁用手机上网查询前往厦门的车票信息,她还问面包车司机01:41是否指中午1点41分。“各位,时间比较紧,先化妆,口红可以吃饭后再涂。”听了团长的吩咐,演员们开始就地化妆。小费把口红也涂上了,说只要吃饭时注意点就没事。

  晚会从20时开始、22时结束。18个节目中,小崔小费的《双人太空漫步》和小费的《转碟》分别排在第8个和第15个。演出前,他们还躲在舞台后稍微排练了一下。演出很成功,博得满场彩。

  演出结束后,小崔小费带着许奥运又搭上次日凌晨1点41分的火车前往厦门,赶赴下一场演出……生活不易。他们如此辛勤,如此奔波,家中老小方得安乐。尤其是女儿,可以安心上学,而不必重蹈他们的覆辙,不必做另一个“许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