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急征学籍信息 到底靠不靠谱

25.09.2015  19:18
这款“教育技术服务平台”应用有两项功能介绍,一是“语音作业:动动手指,轻松布置作业”,一是“校园动态:孩子在校情况,一手掌握”。更新之后,天天艾米的法人股东有4家:北京中创日盛投资管理中心、新华瑞德(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英孚斯迈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创兴盛(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原标题: APP急征学籍信息 到底靠不靠谱

  数亿学生上传72项信息 教育部回应释疑 但家长忧安全 盼有防泄露协议

  几天来,广州许多中小学学生家长收到来自教育部门的紧急通知,要求在极短时间内为自己的孩子核对签署一份“全国中小学生学籍基础信息确认表”,并上传到指定的手机应用软件“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中去。

  为何没有事先通知?信息确认表中如此多隐私信息,上传后是否安全?“教育技术服务平台”由第三方公司运营,为何由教育部门来推进此事?

  时至今日,尽管教育部就上述问题一一作出回应,但此举给家长带来的疑虑仍未完全消退。日常生活中,个人信息泄密的事情并不少见,“教育技术服务平台”这款应用的运营方“天天艾米”到底是什么背景?全国数亿中小学生及家长的私人数据短期内集中上传,真的安全吗?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数据又是如何泄露出去的?这种现象会发生在家长身上吗?

  一系列疑问,我们试图寻找各方解答。

  文/广州日报记者蚁畅

  “一下子那么多个人信息,提交到一个手机软件上,感觉怪怪的。”一名广州学生家长方如(化名)表示,家长们按照要求完成了提交,但仍心存疑虑。

  血型特长也上报

  72项私密信息可安全?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基础信息管理系统首次数据采集指标”显示,学生基础信息包含多达72项的内容,包括学生姓名、出生日期、籍贯、个人特长、血型、通讯地址、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等较为私密的信息。学生的家庭成员或监护人,也需要提供各类信息共计12项,这些项目包括户口所在地、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和详细住址等。

  “填这么详细,会不会是在搜集所谓的大数据?一下子数据给到第三方公司,到底安不安全?”方小姐的疑问代表了不少家长的想法。

  学生家长李小姐觉得有些“霸王硬上弓”的感觉,“突然发这么急匆匆的通知,家长没任何商量的余地,我们也不敢不填,毕竟孩子在学校上学。一来觉得很仓促,二来担心信息安全。

  根据公开消息,早在2009年,教育部门便开始规划建设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但由于起初只在贵州、浙江、安徽、重庆等地展开试点工作,因此广东的家长迟迟未知。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消息,到2013年年底,将完成“全国所有省市的系统部署实施、数据采集和数据上报工作。

  昨天,教育部信息中心王光伟告诉记者,广东是最后落实和实施的省份。

  软件可社交但“不好用

  界面和微信类似但功能远不如?

  这款“教育技术服务平台”应用有两项功能介绍,一是“语音作业:动动手指,轻松布置作业”,一是“校园动态:孩子在校情况,一手掌握”。

  另据了解,该平台“支持发送图片、语音、文字;支持单聊、群聊,接收公告、通知、附件上传与下载;实现学生学籍信息拍照存档,孩子信息管理。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平台加入“学生班级群组”,老师也可以通过平台“和同事随时沟通交流”。

  对此,家长李小姐在手机上登录该应用之后,便自动拉入一个“家长群”,但使用了一阵之后,她觉得“不好用,她说:“界面和微信很类似,但是功能却远没有微信那么多,如果说为了提供一个交流平台,那我们之前就已经有了,这个新的实际上没有必要存在。

  多名家长的看法和李小姐一样,他们均表示“学生班级群组”和现在的家长QQ群、微信群并没有太大区别,虽拥有很强的社交属性,但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有待商榷。

  神秘运营方是谁

  背后有央企和私企投资?

  据记者了解,这款手机应用的开发公司为天天艾米(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天艾米”),注册并开始运营于2014年7月14日,初始三家股东分别为北京英孚斯迈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新华瑞德(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500万元,上述三家分别出资1225万元、800万元、475万元,控股比例分别为49%、32%和19%。

  从上述出资比例看,虽然最大的股东是北京英孚斯迈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但记者进一步梳理投资人关系发现,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新华瑞德(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也是实际控制方,从实际控制的角度看,天天艾米的实际控制方是北京英孚斯迈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8月25日,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退出对天天艾米的投资,失去法人股东身份;3天之后,天天艾米的法人股东又增加了两家企业,分别是北京中创日盛投资管理中心和联创兴盛(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开学前突然从天天艾米的投资人名单中消失。同一天,天天艾米的注册资本从2500万元追加到4237.29万元。

  更新之后,天天艾米的法人股东有4家:北京中创日盛投资管理中心、新华瑞德(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英孚斯迈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创兴盛(北京)投资有限公司。4家均注册于北京市海淀区。其中,新华瑞德(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持股97.89%,据官网消息,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高科技中央企业”。

  由此可见,天天艾米背后既有央企也有私企。

  上传信息流量上亿空间诱人

  产生的数据未来会被商业化?

  家长李小姐还有另一个担心,“假设信息是安全的,但是在未来,如果全面铺开,就会有很多家长使用这款软件,这上面家长交流的信息、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的动态情况,软件方都一清二楚,如果这些数据被利用起来,肯定是存在很大的商业利益空间的。

  曾在广州从事手机应用开发的软件工程师许先生向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手机应用,不同的平台都在想尽办法获取流量、留住用户,抢占入口的资源,“我们很清楚,一款手机应用,如果用户超过千万甚至上亿,意味着很大的商业价值。我觉得可能这也是家长担心的原因,因为这个软件一下子流量上亿,这里面掩藏着很大的广告资源空间。

  对此,教育部也有相关回应,强调这款应用“仅限于对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服务。”并未提及可能出现的商业应用。但在资本市场,各方对天天艾米的期待则是纯粹的商业考量。

  教育部:

  软件平台不保存有关信息

  为何通知这么急?昨日,王光伟向本报记者表示,此项工作很早之前就开始部署展开,相关通知下发到各省后,由各省进一步推进实施,广州一些学校如此着急要求家长,可能是工作节奏问题,要尽快落实,才有如此情况出现。

  事实上,上述工作已经在不少省份展开,已有家长提出对信息安全的疑问,教育部也作出回应,对于“全国教育技术服务平台”的性质问题,教育部称这是一款“即时通讯平台,目的是在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更好地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服务。

  家长们最担心的无疑是信息安全问题。对此,教育部也曾回应表示“所有确认表照片均直接传送并保存在学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教育数据中心,与学籍信息同等对待,全国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不保存任何确认表照片信息”。

  此外,该平台在上线之前通过专门信息安全服务机构的严格安全检测,而确认表照片传输和存储过程都采取了可靠的加密方式。

  换句话讲,对于数亿的学生基础信息确认表照片来说,“教育技术服务平台”只是提供一个入口,所有数据通过这个入口之后,都存储在各地的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和入口无关。

  “如果有些家长没有智能手机或者电脑,可以通过学校的系统完成上传工作。信息安全上是没问题的,我们在教育部网站上也有相关的回应。”王光伟说。

  而在家长下载该应用软件的页面中,也发出通知:电子档案会以加密的形式传送给所在省/直辖市服务器,教育服务平台不会获取您孩子的学籍信息。

  为何人心惶惶

  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隐忧多

  即便教育部门已经明确回应表示,家长上传的信息经过严格的加密技术防止泄露,但在方小姐等家长看来,相比于获得的便利,或许增加的风险更高。

  而实际上,在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中个人信息遭泄露并非罕见事。方小姐自己就有类似遭遇,“经常接到电话和短信,从购房信息、投资信息到各类培训班信息,通通收到过,有时候还会接到电话,电话是怎么泄露出去的?我想有很多人跟我有一样的遭遇。

  至今,记者在互联网上搜索,仍能发现一些隐秘的QQ号、网站和论坛都在收买个人信息的内容,其中按照身份证号、手机号等类型的不同有相应的定价。

  “我们希望这不仅仅是一个回应,能不能用文件形式或协议形式固定下来,将来如果信息从这里泄露,是否有相关的理赔条款?”方小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