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

29.05.2015  21:02

【光明日报·科技天地】

创新作为经济学概念,最早由熊彼特提出,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开辟新市场、获得新供应来源及新的组织形式。后来被扩展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等无所不包的价值创造及实践行为。2015年3月2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5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要求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军民融合及“引进来”和“走出去”合作创新,明确要求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最大限度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相应地,创新政策也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等相关政策,不严格界定创新主体和问题边界,就难以在同一语境讨论创新和创新政策。

  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来看,创新的内涵虽然很丰富,但核心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从历史来看,一个国家“成长—繁荣—衰退”的发展周期不仅包括前期阶段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技术开发、工程化等“科技创新”活动,还包括相关的管理、商业化、商业模式和制度创新,以及创业微型贷款、普惠式医疗、新的教育学习方式、新的社会服务、新的公共服务等社会创新和创业活动。只有那些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进生产关系的国家,才能引领新的发展周期,长久地走在世界前列。从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看,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基础支撑。

迈克尔·波特总结“国家竞争优势”要素包括: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支撑产业与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主体指不同国家的企业。他的“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划分受到广泛引用,但具体语境是指经济发展的周期性阶段。财富驱动基本上是财富运作,并非理想发展阶段,最终还要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实现新一轮价值创造与繁荣发展。因此,广义的“创新”实际上是“全面创新”,即生产要素、投资、创新、金融是并存的驱动力,都要进行改革创新,都要提高质量、效率和效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是否定其他创新的重要性,而是要与科技创新形成有机整体。

同样,广义的“发展”实际上是“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发展”即“以全面创新驱动全面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创新体系改进”和“创新结构优化”:体系改进不仅体现为要素的创新和改进,还体现为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环境联系的创新和增强;结构优化不仅包括结构模式和主体行为模式的创新,还包括整体运行流程优化和运行效率提升。

  新常态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产业普遍过剩的背景下,我国依靠要素成本优势、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必须转换新的驱动力。要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支撑,加快建设领先的技术体系和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创新生产要素供给和集聚方式,创新投资方式,创新金融服务,开拓新的市场需求,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当前,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商业创新与社会创新已经深度融合,每一个人都扮演着“生产者”或“消费者”角色,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并影响创业创新进程。中国形成了学科齐全的科研及人才体系,门类齐全的技术及产业体系,要素规模、投入能力、市场需求都位居世界前列,已经成为有世界影响的科技大国和制造业、服务业大国,但离科技强国和制造业、服务业强国还有一定差距。作为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要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创业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必须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把改革红利、创新红利、人才红利充分释放出来,形成人人皆可创业创新、创业创新惠及人人的生动“双创”局面。《意见》明确要求开展知识产权、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人才流动、国际合作、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市场准入等改革试验,目标就是在区域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破解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促进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几个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为此,必须夯实科技创新能力,拓展创业创新空间,让所有创业创新人才的智慧产生乘数效应,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