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生物医药与制药学国际学术会议在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召开

31.05.2016  22:36
  为及时了解国内外生物医药与制药技术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促进制药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生物医药与制药学科的发展,由国际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协会(IAMSET)主办,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化学与药学系承办的“第四届中国生物医药与制药学国际学术会议”于2016年5月27-29日在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隆重举行。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药物设计与药物化学”。会议旨在及时了解国内外生物医药与制药技术及审批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促进制药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并进一步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与制药学科的发展。

  2016年5月28日上午,“第四届中国生物医药与制药学国际学术会议”在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第一教学楼B104报告厅隆重开幕。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院长付景川教授,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化学与药学系主任滕利荣教授,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科研处处长杨万利教授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美国、新西兰、葡萄牙、伊朗、香港、澳门各地区及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单位的10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院长付景川教授在大会上致辞,他代表学校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详细向各位嘉宾介绍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的发展历程、学院概况及办学愿景。付景川院长指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作为国内顶尖的独立学院,一直致力于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国际国内交流提供优质的平台,同时更希望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在承办的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中,开拓视野,提升高度。

  本届大会是生物医药与制药学领域较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四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本研究领域的新观念、新技术及应用研究进行了专题报告和学术讨论。其中,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蔡继业教授作了题为"Atomic force microscopy study of the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polysaccharide compounds in macrophages"的报告,蔡教授在报告中重点阐述了复合多糖对免疫细胞影响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药食同源物健康机理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的徐宝军教授,作了题为"Daphnetin protects INS-1 pancreatic-cells from streptozotocin-induced apoptosis"的报告。徐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技术研究食品化学成分与有机体内生化分子的相互作用、天然植物化学成分对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机制等,目前徐教授的团队已经在上述领域中取得了诸多突出成果;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的郑文华副教授在题目为"The role of FoxO3a on NGF-induced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and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s"的报告中介绍了其团队在FoxO3a转录因子对神经元分化作用上的一些研究工作;最后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Roger Chan博士作了题目为"Controlled release of growth factors from xenogeneic, acellular extracellular matrix scaffolds for soft tissue reconstruction"的报告,详细介绍了牛细胞外基质(ECM)的支架用于体内选择性生长因子外源传递的可行性研究。Roger Chan博士的主攻方向为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及嗓音医学研究,其在上述领域作为课题负责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 PI)主持了多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的研究项目。

  中国生物医药与制药学国际学术会议每年举办一届,已成为国内规模较大、层次较高的综合性学术交流会议,得到了广大药学工作者的肯定和积极参与,为我国生物医药与制药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化学与药学系的领导与教师,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营造了良好的会议氛围,使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院长付景川教授在大会上致辞

第四届中国生物医药与制药学国际学术会议在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召开

第四届中国生物医药与制药学国际学术会议在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