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河污染 珠海人心中的痛 雨污混流居首

06.08.2014  13:24
雨污混流是造成前山河污染的首要原因”。在前山河污染源中,雨污混流居首。

前山河被称为珠海的母亲河,世代孕育着珠海人民。近年来,前山河流域的污染问题一直是珠海人心中的痛。市政府先后投入了十几亿资金治理前山河,今年初市委又将前山河治理纳入十项立行立改工作任务,扎扎实实地推进整治前山河工程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然而,前山河治理还远未达到让群众满意的程度。排洪渠里黑臭的污水,水面漂浮的垃圾,河边雨水出口冒出的有色液体……仍不时有群众投诉前山河的脏臭,希望政府加大治理力度。

探寻前山河污染的众多因素,“雨污混流是造成前山河污染的首要原因”,市前河办负责人表示,在前山河污染源中至少有一半是雨污混流带来的污染。

■现 状

翠屏西排洪渠水污染最严重

今年6月底7月初,市前河办牵头组织市河渠管理中心、市水务集团,以及香洲区水务局、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对前山河沿线的排洪渠、雨水管涵入河排水口逐一进行现场摸查,实地复核雨污分流纳管情况。

摸排情况显示,前山河北岸南屏桥至前山桥段共有9处排洪渠、管涵排放污水,其中三台石路、环宇路雨水涵和翠屏西路排洪渠3处排污量大、水质黑臭,翠屏西路排洪渠造贝段水体污染尤为严重;前山桥北、荣泰路、褔石路等6处入河排水口混有污水排出。而前山河南侧昌盛桥至南屏桥段共有31处出水口,其中有污水排出的14处。

近日,记者在现场走访时看到,在翠屏西路排洪渠造贝段钢材市场一侧,十几条白色的管子将污水直接排入渠中,黑色的污水越过截污的围堰,继续沿排洪渠向下流动;在晴热的天气下,招商花园城附近的翠微东排洪渠中有污水流淌,散发出一股恶臭。

据统计,前山河流域共有旧村社区34个(高新区两个,香洲区32个),均为雨污混流。两岸入河雨水管道、暗涵和排洪沟渠无条件承接来自其上游区域的旧村镇街、老旧社区混合排污,超过一半的沟渠水体黑臭污染。该负责人坦言,“其中水污染最严重的翠屏西排洪渠承接了上涌、翠微、凤山、莲塘、造贝、福石等旧村社区近10条明沟暗渠的雨污合流排水;北部片区的福溪、沥溪、南溪等旧村,以及南屏工业园一带的广生、广昌等旧村,基本上都没有完整的排水体系,是前山河污染最重要的来源。

■探 因

老问题未解 新问题又出

在“老珠海”的口中,儿时的美好记忆中不乏在清凌凌的前山河中捉鱼游泳嬉戏的场景。前山河是怎么被污染的呢?

城市发展带来的烦恼

这是城市病”,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师童立认为,在珠海开发之初,前山北半部、105国道沿线一带没有建设污水管网设施。在南湾以西、珠海大桥以东一带,在城市化之前,不建污水管网也不会有污染问题。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土地开发强度大大超过了预计,产业、人口大幅增长,原有的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速度,于是承担雨洪收集系统的排水管渠就被严重污染了。

他说,珠海是较早建设污水管网的城市,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最早建成的拱北污水厂处理污水能力从原来的绰绰有余逐渐力不从心,在不断扩建下,日处理污水13.5万吨仍不能满足需求。

历史原因认识问题交织

童立介绍说,“三旧小区,像莲塘、翠微、‘三溪’,以及广昌、广生等自然村,原来的排污就是在村里简单地埋管,村民就近接管,排到自然形成的水沟中。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这是由当时的自然环境决定的。还有很多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建设的老旧路段、小区设施不完备,雨污分流不彻底,比如联安路、莲花路就是如此。这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此外,现在有很多新建小区、建筑设施是完善的,小区外最近的马路上市政管网已经建好,只要接驳好就能实现雨污分流,可是总有企业和住户图省事、省钱乱接错接,致使雨污不分造成污染。比如前山招商花园城就因污水井远、雨水井近,将小区污水管接进了市政雨水管排放。“翠微东排洪渠晴天也污水横流就是这个原因。

管网建设不足设计不完善

从今年1月1日起,香洲区城管局接手市区1000公里的雨污管网养护任务。在该局市政办负责人何王鲁看来,雨污混流主要是由于管网建设欠账太多,设计不完善所致。“1995年前建设的156个老旧小区没有实现雨污分流,一些背街小巷不是没分流就是没纳管。

以目前污染最为严重的前山河北侧为例 ,入河的8处雨水管涵和翠屏西排洪渠要承担南屏桥以东,前山河以北,三台石以西、人民路以南城区雨洪收集排放功能。该区域面积广,共有十四村、上冲村、翠微村、造贝村等32个城中旧村,这里出租屋集中、外来人口众多、违章搭建乱接乱排极其严重,市政排水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落后,雨污混流且难以实施改造或截污纳管。

设施老化严重且管养不足

市政管网老化严重,时有塌方、堵塞现象,导致部分污水管网没有连成系统,污水不能进入主干网,而主干网的污水有一部分因泵站设施老化严重,最终没有输入污水处理厂。”何王鲁说,香洲区城管局在接管雨污管网后进行了排查,发现上冲、翠微、造贝以及“三溪”等片区除管网不完善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污水管堵塞或是在截污处溢流等原因无法进入主干网,导致每天至少有4-5万吨污水直接流进了前山河。

拱北污水处理厂厂长周忠良告诉记者,从污水管道进厂的不光是污水,还有塑料袋、泥沙、短裤、避孕套、钢管、木棒等各种各样的东西。

污水管网建设和合理有序使用同样重要”,童立解释道,管网建设得再完善,如果不能管好用好,还是会造成污染。他说,一些老旧小区的阳台地漏只有收集雨水的功能,但一些住户接上洗衣机、洗菜盆,生活污水就进了雨水管道。路边的烧烤摊档留下污迹,一场大雨后会流进雨水口;街边的商铺每天都有污水、污物进入雨水口,而这些现象都缺乏有效监管。

■应 对

治河必治渠 治渠先治源

市前河办负责人表示,“按照‘治河必治渠,治渠先治源’的原则,目前市海洋农业和水务局、香洲区和水务集团在推进前山河流域环境综合提升工程计划中,重点是在新建前山污水处理厂、扩建拱北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进一步配套完善该区域污水管网、改造岱山路污水泵站、加大前河两岸排洪渠小河涌截污纳管改造。

方法一:

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随着前山梅界北国道G105、明珠路、港昌路污水干管贯通和上冲东大污水泵站建设投运后,岱山路污水转输能力提升至6万吨/日,实际负荷超过8.2万吨/日,拱北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3.5万吨,实际进水量接近16万吨/日。而近期岱山泵站、拱北长泵站进水集水井水位居高不下,整个前山拱北区域的入渠入河截污纳管进场水量受到严重制约,管网泵站和污水处理设施能力亟待扩容提高。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前山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开工进行基坑施工,预计明年底可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日处理污水能力可达10万吨;拱北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已于今年4月动工,预计明年10月通水投产后每日污水处理能力可增加7万吨,目前桩基施工已完成50%;此外,拱北、南区等5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完成可研编制。

方法二:

完善配套管网设施

市水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方晔告诉记者,为实现2015年市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市政府准备投入十多亿元在主城区配套增建近100公里污水管网。“这是珠海第一次这么大规模地投资建设污水管网,前期调查和勘测设计工作基本就绪,争取8月底9月初开工。

此外,高新区将加快推进6.17公里污水主干管改造、修建及一座泵站的新建工作,正开展各项目的项目建议书编制等前期工作,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工,2016年上半年完工;水务集团7月开始动工建设岱山路泵站、金凤、上涌东大和翠微东排洪渠整治等第一批重点工程,12月前完成第二批融资代建项目前期工作和招投标,2015年上半年启动。

方法三:

截污纳管综合整治

在完善设施,力争实现管网全覆盖的同时,对城市化程度不高的自然村或用地组团要进行末端截污”,童立介绍说,截污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方式:对于附近有污水管道的,要经过改造纳入管道;对于流入雨水管道的,要建围堰截污;对于一时还不能进行三旧改造也无法截污纳管的,可就地处理,建临时性小型一体化装置收集处理污水。

据了解,在前山河流域34个旧村社区区域,具备截污纳管条件17个、基本截污11个,其余纳入“涉水治污”管网融资代建项目推进计划(重点包括南湾珠海大道两侧、前山梅界以北片区旧村)。目前,香洲区第一期造贝、翠微、南溪、北山4个旧村沟渠截污整改正在施工,预计8月份完工;第二期红东、广昌、洪湾3个旧村沟渠截污整改可研阶段;高新区那溪河和后朗沟环境整治工程已基本完成,珠中交界河涌水体得到较大改善。

方法四:

清疏维修保证畅通

管养的职责就是要保证管网设施正常运转”,何王鲁说,香洲区城管局经过排查,发现由于设施老化、塌方等原因,部分污水管网堵塞不通,无法发挥排污作用。“我们清理了很多管道,不少是由工作人员直接下到管道里疏通的。最深的是南琴路上的管网,在地下11米。”他印象最深的是造裕路的污水管疏通,“我们用抽水机每天抽4个小时清理2个小时,终于打通了污水管,解决了翠屏渠造贝段的问题。

何王鲁还告诉记者,香洲区投入500万元维修8座泵站,现已修好岱山路泵站。“这个泵站是个核心输送泵站,原来每天向拱北污水处理厂输送2-5万吨污水,修好后每天可运送6-8万吨污水,拱北厂一下子从‘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

方法五:

建章立制防治污染

市排水站和治污中心工作人员陆伟雄介绍说,我市从2007年开始实行排水许可证制度,要求所有向市政管网排水的企业都必须办理排水许可证。目前主城区已有三分之一企业办理了许可证。他说,推行许可证制度的重点首先是污染较多的餐厅、洗车场、农贸市场,下一步还要拓展到居民小区。“要领到许可证,管线接驳必须雨污分流,排放的水质达标才行。”在陆伟雄看来,如果建立一种机制,促使市民主动办理排水许可证,那么雨污分流、水污染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何王鲁则提出,将排水审查纳入建设管理的正常渠道,在项目规划前和验收时都要通过排水审查才能发放排水许可证。“许可证制度需要行政执法来保障。应该建立专业专门的排水执法部门,对偷排、乱接乱排进行查处。”他认为,目前的执法力度相当薄弱。

据了解,我市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规定 ,私排污水者最高可被处以50万元罚款。负责对排污执法的水政支队负责人表示,我市每年执法案例大概有8-10宗,重点是建筑工地,最高罚款5万元。“还没有按新条例处罚过,因为水政支队归属不明,现正处在理顺体制中。

童立认为,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单独做好防治污水的工作,“任何一个层次发生问题都会导致排污失控。应建立一个政府、小区物业、市民的三级管养制度,必须三级协调才能真正做到雨污分流,防止水污染。

记者手记

一场持久战

走在珠海的大街小巷,不时看到大路两边的雨水口上充塞着塑料袋、破布、木棍等各种垃圾;在一些聚集着餐厅、排档的食街上,服务员拎着一桶不知是什么的粘稠液体倒进雨水口;在经过下水道雨水口时,有人随口将一口痰吐进隔栅里;家里的洗衣机和下水管接上就用,管它是雨水管还是污水管呢……我们一边抱怨前山河被污染,一边可能自己就在制造前山河的污染!

要实现前山河流域110平方公里的雨污分流、截污纳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的是,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

原标题:排洪渠里黑臭的污水,水面漂浮的垃圾,河边雨水出口冒出的有色液体……前山河污染一直是珠海人心中的痛 起底污染源 雨污混流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