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人寿频繁举牌背后:宝能系地产板块被曝资金链紧张

04.08.2015  16:59
而就在前海人寿大举进攻其他地产股的同时,自家地产板块却被曝出资金链紧张。

  一财网 安卓

  “凶悍”的举牌背后,是姚振华、姚建辉两位潮汕兄弟神奇的发家史,据媒体报道称,姚振华、姚建辉以建材贸易起家,以宝能集团为平台,目前已构筑起集地产、保险、物流、教育、医疗、农业等众多产业的“宝能系”,其中最大的产业布局是宝能地产,核心金融平台则是前海人寿。

  在最近这一波“举牌潮”中,前海人寿再一次闯入人们的视线中。

  7月28日,韶能股份(000601.SZ)公告称,前海人寿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份54050360股,占韶能股份现在总股本的5%,且不排除未来进一步增持的可能。

  近日,万科A(000002.SZ)也接连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称前海人寿和其一致行动人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钜盛华”)不断在二级市场增持万科A。而截至7月24日,前海人寿和钜盛华已持有万科10%的股份,一跃成为万科第二大股东,距离万科大股东华润股份仅有一步之遥。

  在今年更早些时候,前海人寿也是通过二级市场购买中炬高新(600872.SH)72505207股,占中炬高新总股本的9.1%。另外,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南玻A股308727687股,B股29947199股,占南玻集团总股本的16.32%。同时,前海人寿也参与了南玻集团7月3日公告的非公开发行,倘获证监会批准,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提升至20.00%。

  “凶悍”的举牌背后,是姚振华、姚建辉两位潮汕兄弟神奇的发家史,据媒体报道称,姚振华、姚建辉以建材贸易起家,以宝能集团为平台,目前已构筑起集地产、保险、物流、教育、医疗、农业等众多产业的“宝能系”,其中最大的产业布局是宝能地产,核心金融平台则是前海人寿。

  宝能投资与前海人寿关系图:

  一个没有总经理的保险公司

  前海人寿成立于2012年2月,目前注册资本45亿元,是宝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姚振华通过旗下的钜盛华联合另外6家公司发起设立的保险机构,而姚振华亦出任前海人寿董事长。

  钜盛华注册资本101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叶伟青,股东为深圳宝源物流有限公司(出资5100万元,下称“宝源物流”)和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50.49亿元,下称“宝能投资集团”);宝源物流法人股东为钜盛华实业(出资175万元)和宝能投资集团(出资3325万元);宝能投资集团注册资本3亿元,姚振华是唯一自然人股东。

  而如果仔细探究前海人寿的另外4家股东:深圳市深粤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深粤控股”)、深圳粤商物流有限公司(下称“粤商物流”)、深圳市华南汽车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下称“华南汽车交易中心”)、深圳市凯诚恒信仓库有限公司(下称“凯诚恒信仓库”),就会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据媒体报道,粤商物流、华南汽车交易中心、凯诚恒信仓库最初都是深业物流集团所建立,深业物流集团目前股东为钜盛华和创邦集团(原傲诗伟杰有限公司),钜盛华控制在姚振华旗下,创邦集团控制在宝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建辉名下。另外,钜盛华和深粤控股也曾经是母子公司关系。

  外人想在这个典型的民营企业里生存并不容易,从开业到现在,前海人寿已经更换了两轮总经理,第一任总经理,也是前海人寿筹备组成员的孙伟光于2013年2月份离职,如果说孙伟光的离职是由于关国亮对于新华旧部的召唤,那么,第二任总经理傅杰的离职就真的是“水土不服”了。

  2013年11月,傅杰到任前海人寿总经理一职,然而上任不到半年,市场就传出傅杰出走的传闻,理由是“不受尊敬,总经理连2000元的报销权限都没有”。

  “确有其事,在前海人寿,涉及3万元以上的款项都要姚振华亲自批复。”前海人寿一位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坦言,老板对费用控制的非常严格。

  傅杰出走后,前海人寿干脆直接忽略总经理这一岗位,本报记者在前海人寿官网看到,目前有5位副总经理,分别是王浩、姜燕、曾海燕、李明、周冬梅,两位总经理助理:王凤杰和袁敏,就是没有总经理。

   银保为王的非银行系保险公司

  “其实,总经理也好,副总经理也罢,手中的权力并不大,宝能系还是老板说了算。”上述前海人寿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而据接近前海人寿的人士透露,在宝能系,唯一敢和大小老板“叫板”的就只有钜盛华法定代表人叶伟青。

  本报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搜索到的简历显示,叶伟青现任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深圳华利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深圳市中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宝能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深圳宝源物流有限公司董事。曾任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宝能控股(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深圳市粤江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而在保费收入上,前海人寿可谓走出了另一条路径。

  今年前6月,前海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661113.01万元,同比飙涨3.68倍,保费高速扩张的背后,是银保渠道高手续费率和高收益产品的支撑,而且似乎前海人寿也一直在强化银保渠道的作用。

  根据前海人寿披露的2014年年报,其银保业务在保险业务收入中的比例高达98.17%,这个数字甚至比2013年的占比还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而中介、个险和公司直销业务占比分别仅为0.78%、0.69%和0.36%。

  对于一家非银行系的保险公司来说,银保渠道占比如此之高绝非常类。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前海人寿的银行关系很硬,其银保费用率在保险公司同业中也处于较高水平。“用开发地产的思路卖保险。”该业内人士称。

  地产板块被曝资金链紧张

  事实上,前海人寿的频繁举牌也是继承了宝能系早前的凶悍作风,据了解,在2011与2012两年期间,宝能系曾三次举牌深振业A(000006.SZ),在宝能系持股达到5%时,深振业A大股东深圳国资委为保护控股权,立即斥巨资“反击”,双方就股权展开激烈争斗。最终宝能系在深振业A获得3个董事会席位,而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姚氏兄弟大举购入深振业A的股票就是看中了深振业丰富的土地储备。

  那么,此次举牌万科A,究竟是财务投资还是谋求控制权?

  在前海人寿的组织框架内设有资产管理中心,负责保险资金的投资与管理,“我们每月会开一个月度经营分析会,一些投资决议是在会上作出的,但类似于举牌万科A这样的大事,恐怕只有大小老板自己才知道出于何种目的,其实,我们资管中心的老总都换了两个了。”前海人寿内部人士说。据了解,目前前海人寿资产管理中心总监为南方基金专户投资部前投资经理游海。

  而就在前海人寿大举进攻其他地产股的同时,自家地产板块却被曝出资金链紧张。

  一位宝能系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由于在前期宝能系大举拿地,结果导致多点布局,后续建设资金跟不上。“为了压缩成本,集团公司此前曾大规模裁员,只留下一些核心的岗位处理目前业务。”他说。

  而地产业务的资金饥渴与低成本的现金奶牛前海人寿正好搭配在了一起。

  地产板块两大输血机?

  前海人寿被媒体质疑为“地产输血机”则源于其不断发布的关联交易公告,《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注意到,前海人寿根据保监会要求,于2014年披露了10条“临时信息披露报告”,清一色的关联交易。

  比如,前海人寿出资85750万元受让宝能控股(中国)有限公司持有的宝能世纪49%股权。宝能世纪核心资产为北京宝能中心大厦项目,宝能控股的董事长为姚建辉,同时担任前海人寿股东深圳市钜盛华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前海人寿向无锡市宝能投资有限公司购置金融大厦1-13层用于自用物业,无锡宝能的实际控制人为姚振华。

  前海人寿向宝能酒店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宝能酒店”)增资8000万元,前海人寿持有宝能酒店40%的股权;前海人寿向韶关德丰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德丰源投资”)增资1亿元,向惠州宝能泰丰置业有限公司(下称“泰丰置业”)增资2.5亿元,后两者均为前海人寿100%控股的项目子公司;向韶关丹霞山项目提供借款5.5亿元,向惠州罗浮山项目提供借款1亿元,后两者均为前海人寿100%控股的项目子公司。

  前海人寿向桔钓沙酒店项目提供借款1亿元,前海人寿持有项目40%的股权;向佛山新城项目提供借款3.2亿元,前海人寿持有佛山新城项目49%的股权。

  前海人寿向深圳市宝安中心区A001-0198养老设施用地提供借款3.3亿元。宝安中心区养老项目为前海人寿全资投资的项目子公司。

  除了前海人寿,本报记者还发现,前海人寿和钜盛华发起的广金所可能也是其地产输血渠道之一。

  广金所,即深圳市前海融资租赁金融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于2014年4月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金3亿元,发起人为前海人寿(出资10000万元)和钜盛华(出资20000万元)。

  在广金所上,不少借款项目正是宝能旗下的地产板块,尤其以“广富-盈宝”系列为代表的理财产品,比如“广富-盈宝11D号(大学生专属)”项目借款人是南宁宝能置业有限公司,项目投向为南宁宝能城市广场项目;广富-盈宝5J号的借款人是云浮宝能城市广场。这两个项目均为宝能旗下的商业地产项目。另外,广富-盈宝5M号的借款人则是宝能地产。

(编辑 李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