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成立 打造具有前海特色的多元化纠纷化解平台

28.05.2016  18:01

南方日报讯(记者/陈熊海)5月28日下午,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揭牌成立,并聘请了港籍调解员29名。

前海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是建立在诉讼服务中心的专门负责诉前调解和诉中调解的机构,是在法院主导下的国际化、专业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纠纷解决平台,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前海管理局、深圳国际仲裁院、前海香港商会、粤港澳调解联盟等的协助。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袁国强司长、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蒋惠岭所长、前海香港商会林新强会长,以及珠海横琴法院、广州南沙法院、深圳宝安法院的相关人士,诉调对接中心共建单位代表,内地、港澳台籍及外籍调解员代表等150多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该中心的建立是前海法院建设全国综合性司法改革示范法院建设的又一项重要探索,将进一步拓展司法职能,整合社会资源,强化矛盾纠纷化解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和法治保障,也将有助于打造开放包容、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并有助于深圳涉外、涉港澳台的商事纠纷调解。该中心致力于服务自贸区与合作区法治环境建设,通过构建具有前海特色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动建设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目前前海法院已出台关于全面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改革意见,以及诉调对接中心工作规程(试行)、调解规则(试行)、调解员管理办法(试行),其中规定港籍调解员应占一定比例,并规定涉港案件实行中立第三方评估。

据介绍,前海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和诉调对接机制建设主要具有五个特点:一是国际化,在调解队伍建设和调解机制构建上着重强化国际化特色,聘任了港澳台籍以及外籍调解员,满足不同当事人的选择需求,注重借鉴处理跨境商贸纠纷的先进理念和调解制度。二是专业化,契合前海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的特点,调解人员绝大多数是来自金融、贸易、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合作共建调解组织也具有突出的行业优势和深厚的专业化背景,前海法院还设立了专职调解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三是多元化,着力推动调解主体的多元化和调解方式的多元化,既包括国际商事仲裁、商事调解,也包括行业调解、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在调解方式上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创新和推动在线多元纠纷解决方式。四是法治化,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充分遵循司法规律,确立调解前置、繁简分流、诉非衔接、无争议事实记载、涉港案件中立第三方评估以及司法确认等九项工作机制,保证工作机制的高效有序衔接,增强诉调对接的法治化、规范化。五是市场化,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推动调解组织的发育和成长,保障调解行业良性发展,进一步壮大社会自治组织。通过市场化模式推动各类调解组织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让当事人有更多可选择的纠纷解决渠道,享受到更加便捷、经济的服务,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为进一步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深度融合,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深圳国际仲裁院、深圳前海香港商会、粤港澳商事调解联盟、香港联合调解专线办还于同日联合主办“第一届前海涉港商事调解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