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法院调解中心多功能平台模式十大特点

30.06.2015  22:48


前海法院调解中心多功能平台模式十大特点

来源:南方日报

 

 

1.法院主导化

 

调解中心将以建立法院主导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开放性平台为目标,目前前海的管理机构前海管理局是一个法定机构,而非一级政府。法院根据自贸区实际,主动整合纠纷的各种解决力量,不仅仅停留在“业务指导”和“委托调解”阶段,而是对社会调解资源主动组织、引领和保障。

 

2.平台组织化

 

这意味着将建立法院直接指导的调解组织,具体包括成立院调解中心调解员名册,选聘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退休法官、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调解经验的专家型人才、港澳台及外籍专家等担任调解中心的调解员,组成常设的纠纷解决机构和专业研究机构,接受法院委托并在法院直接指导下调解纠纷,这与单纯的业务指导不同。

 

3.平台网络化

 

这是指根据前海地区的特点和需要,建立行业性和地域性的前海法院巡回调解分中心,并根据需要,在前海地区注册企业及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行业协会、商会中设立调解联络员。

 

4.平台社会化

 

调解中心将链接各种调解组织等社会资源,提供互动机制,满足当事人纠纷解决多元化需求,比如在调解中心附设“人民调解工作室”,派驻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同时,协调其他社会调解组织在前海法院成立驻点调解工作室或派驻调解人员等。

 

5.平台专业化

 

针对自贸区内金融案件、涉港案件等较为常见、多发的具体情况,在调解中心建立金融纠纷调解委员会、涉港澳台纠纷调解委员会等相关专业调解委员会,并探索对调解员的专业化培训机制,进行一般调解员、行业专业调解员的培训和协助认证调解员资格。

 

6.平台国际化

 

调解中心将组建国际化程度较高和港籍调解员占一定比例的调解员队伍,特别是选聘外籍、港籍等境外调解员。

 

7.平台研究交流化

 

调解中心将建立调解发展研究会,依托大学及立法部门等,研究不同法律体制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及发展;建立调解论坛,宣传推广调解及其他非诉讼解决争议的办法。

 

8.调解前置化

 

这是说当事人有调解意愿的,诉前调解和诉中的开庭前调解为案件处理流程的必经环节,在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引导进入院调解中心先行调解。

 

9.调审适当分离化

 

调解中心纠纷解决的功能更多地由非诉讼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承担,调解中心的驻点法官一般不直接调解纠纷,只承担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进行指导、组织、协调、司法确认和监督的职能。

 

10.纠纷解决方式多元化

 

一是完善“调解—司法确认”“调解—法院速裁”等多种纠纷解决方式;二是建立“涉港商事案件中立第三方裁决机制”等新的纠纷解决方式。

 

 

 

(责任编辑:杜淑琴)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