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团演出了“大团风范” ——《古寨牛人》台前幕后

16.12.2014  12:51


图为演员们在舞台布景 (袁群华 摄)

  ●本报记者  张少邦  刘晨村

  由梅县山歌剧团演艺有限公司推出的大型山歌剧《古寨牛人》12、13日晚在市山歌剧场进行惠民公演,连续两晚观众爆满,反响热烈。而上月该剧在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上获得优秀剧目二等奖,主演廖明星、叶柳华获得表演奖,何凯宏、陈夫获得舞台美术奖。不少观众赞叹这个县级剧团演出了“大团风范”。记者近日走进剧组,了解到一些台前幕后戏里戏外鲜为人知的故事。

  敏感题材上舞台需智慧

  一出戏,剧本是一剧之本。《古寨牛人》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对戏剧故事和戏剧人物的提炼。有了好的故事就能吸引住观众的欣赏情趣,有了好的人物就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把拆迁题材搬上舞台,需要胆识、智慧。由于题材很敏感,既要把戏弄得好看,又要突出主旋律,正面肯定党群关系,创作难度极大。为此,该剧编剧林文祥等主创人员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多次外出采风,走访相关部门,找到了独特的切入点,通过写拆迁,折射出了中国古老的人情社会的温暖和纠结,引出一串串感动观众、感悟人生的故事。另一个成功之处就在于角色的塑造,剧中人物不像常见戏曲那样刻意塑造完美的“高大全形象”,而是直面现实、贴切生活。无论是主角,还是丑角都塑造得丰富饱满。戏里,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每个人,都是善良可爱。尤其是所有人都有共同的几个特点:淳朴、善良、尊老、重情、爱歌。把人性美好积极的一面,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是满满的正能量,比靠埋汰丑化人的装疯卖傻哗众取宠强一万倍。省艺术研究所国家一级编剧陈京松对《古寨牛人》给予高度评价 :“这种题材不容易经营,能经营到这种程度不容易。”

  40多个演员满台出彩

  梅县山歌剧团绝大部分演员是80后、90后,充满活力,靓丽可爱。《古寨牛人》由40多名演员共同完成演出,主角、配角,乃至群众演员,人人有戏,各显神通,个个出彩。在半年多的排练时间里,他们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老演员为年轻演员说戏,从唱腔、台词、身段到每一个动作、细节都予以精心指导,使他们理解、融入剧中人物,饰演好角色。

  《古寨牛人》的剧情、角色都是编剧林文祥针对剧团的演员特点量身定做。但在戏的粗架子搭到一半的时候,还是出现波折,原定出演烂勺嫲的演员告知剧组:有孕在身。编导听到此消息,心顿时凉了半截:此角在戏里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时间急,上哪找演员去?此时,团长叶柳华灵机一动,提出让吴佳丽替补。“她才18岁,且从没演过戏,能扮四、五十岁中年妇女?” 大家都心存疑虑。“死马当活马医”,无奈之下,编导怀着“试试看”的心理同意吴佳丽出演烂勺嫲,不料,吴佳丽只说了三句台词,就让编剧林文祥如释重负:是块好料,就是她了!吴佳丽在前辈的鼓励、指导下,不负众望,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令人捧腹。

  精彩演出赢得口碑

  上月,《古寨牛人》亮相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就在演出前两天,由于突发的事故,原定的布光图改变了,剧组只能连续两晚通宵排练重新对光,应对意外情况,中途无一演员退场,所有人既是演员,又是后勤人员。所有演员近乎筋疲力尽,声音嘶哑。演出那天,演员们还是用精湛的演技赢得了观众,赢得了评委,当舞台两侧屏幕出现“剧终”字样时,全场起立,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甚至演员在最后谢幕时,台下观众仍不愿意离去。更有一位粤剧老戏迷发出惊叹:这是一场近乎完美国家级别的演出。

  “真好看,真好听,没有生离死别也能感动观众,甚至全剧都是笑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入神的山歌剧。”老戏迷黄伯说。“《古寨牛人》真牛,剧情跌宕起伏,一环扣一环、场场都精彩。演员不炫技,真情流露,朴素大方;唱腔一流,没想到山歌剧也能演得如此出彩,非常棒!”第一次观看山歌剧的陈先生如是说。《古寨牛人》在市山歌剧场进行惠民公演时,更是出现曲终而人不散的情景,好评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