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兰玉彬教授受邀参与国务院参事办公室组织开展的全国农用无人机发展及应用系列调研

12.08.2019  13:41

  自2019年6月起,国务院参事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农用无人机发展专题调研活动,我校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法国欧洲科学院、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院士兰玉彬教授受邀全程参与了此次调研活动。调研组成员包括: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刘志仁,国务院参事、原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原国务院参事、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葛志荣,参事李武,参事何秀荣,原国务院参事、原中农办局长王石奇,国务院参事室干部赵源,以及农业农村部、工信部等多名专家领导。

  本次调研旨在围绕植保无人机生产企业、用户、农机鉴定检测机构等主体,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农用无人机应用开展调研考察,调研各方对植保无人机的需求及购置补贴政策,探索植保无人机推广使用的可行性,以期促进我国农用无人机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6月22日,调研组成员首先抵达深圳,实地参观调研了当地的无人机生产制造企业,并在深圳市英龙大厦召开了无人机在农业植保及病虫害防治领域应用座谈会。座谈会主要围绕无人机“效果、效率、安全、环保”的目标,关于无人机在病虫害勘察、农药喷洒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展开讨论,以求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兰玉彬教授在会上就目前无人机在农业植保及病虫害防治领域的发展现状、瓶颈问题、解决措施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同时分享了自己对于无人机在农业植保及病虫害防治领域应用的心得体会。

  8月6日,调研组一行人又来到了北京,对北京当地的无人机生产制造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此次调研座谈会在北京富地总部召开,会上针对农业无人机在产学研及应用发展存在的瓶颈、相关补贴政策、技术培训及服务相关标准、数字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空天地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等核心问题,大家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各行业协会和企业向调研组汇报了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侧重点和具体做法,包括各类标准的制定、监管、研发经费的补贴、科研体系的建设、职业化培训等方面。

  兰玉彬教授对国内无人机农用情况的发展潜力、技术研发、数字化平台建设和社会化推广等问题在会上为大家做了深度剖析,并表示对国内农用无人机发展势头非常看好。兰玉彬教授指出:中国无人机发展迅速,基于多方面的努力,有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有科研工作者和行业的努力,还有各个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调研组其他成员也肯定了我国无人机企业为行业发展做出的贡献,同时表示,无人机企业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持,以便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激发市场潜力,带动行业发展。

  早在2016年和2018年,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就曾立项委托我校兰玉彬教授带领华南农业大学精准农业航空团队开展过农用无人机发展建议调研活动,为农用无人机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兰玉彬教授作为华南农业大学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今年又受邀参加国务院参事办公室组织的农用无人机发展的调研活动,会同国务院、农业农村部、工信部六位参事等参加调研,体现了国家对于农用无人机产业发展的重视以及对于我校农用无人机学科领域研究水平的高度认可。据悉,本次调研的报告将在9月份向国家正式提交。(文/图 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姚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