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三百”活动善莫大焉
■禺 安
本报近日报道,自2009年4月市关工委联合市教育局、市委老干部局、团市委等单位组织发起开展“百老帮百少、百小尊百老、百业助百校”活动(以下简称“三百”活动)以来,全市共筹措8630万元扶助贫困学子85392人;在中小学校建立尊老助老志愿者队伍2334支;筹集9.48亿元帮助农村山区学校改善教学条件。
数字是枯燥的,但当我们知道上述数字背后,指向的是一个个无助待援的孤儿、单亲儿童、留守儿童、失足儿童、贫困青少年、残疾青少年,改善的是蕴育希望的农村山区学校教学环境,营造的是潜移默化的尊老孝亲等良好社会风气时,这些数字又极为生动,充满正能量。
自1990年中国关工委成立以来,关心下一代工作得到了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这与青少年的社会属性和关工委的工作特点密不可分。往小了说,青少年是每个家庭的支柱,一人成才,全家受益,反之,则后患无穷;往大了说,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个扣子”关乎社会和谐大计。
现实中,青少年特别是家庭缺失、缺乏关爱、贫困残疾的青少年,容易成为受侵害群体。但与此同时,由于思想不成熟、缺乏引导等原因,青少年也容易成为犯罪主体。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从这个层面上讲,关工委作为教育培养下一代为目的的群众性工作组织,职责光荣,意义重大。尤其是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群体,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威望、亲情和时间等特殊优势,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能更贴身贴心,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令人欣喜的是,我市关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联合相关单位,主动作为,拓宽工作主体,广泛发动“五老”群体、中小学生、海内外乡贤、民间企业家和社会热心人士,创造性地开展“三百”活动,获得了全省老干部工作“十大品牌”称号。市关工委将工作触角从直接关心下一代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延伸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等深层次领域。这种既重物质帮扶更重精神“补脑”,既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深浅结合、多层次、全方位的“关心模式”,无疑更能促进我市青少年健康成长。对当前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也大有裨益。
一言以蔽之,教育培养下一代,人人有责;办好“三百”活动,善莫大焉。可以期待,在市关工委及各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三百”活动将惠及更多青少年,为新常态下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进一步作出有益探索。若此,则百姓幸甚,社会幸甚,国家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