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博会成全国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缩影
2016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开馆仪式现场。(记者 郑家雄 郑志波 摄)
加博会八载年华,成为全国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缩影
东莞时间网讯 从2009年加博会前身“外博会”肩负时代使命应运而生,到2016年这一富有生命力的盛会再次绽放新颜。八载年华,加博会体现的是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新风尚。
记者发现,每年的加博会都会发生变化,会就当时的 经济 状况、政策环境作出了相应调整。而作为加工贸易的发源地,东莞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探索。得益于此,这几年东莞开放型经济在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下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
东莞加工贸易是中国加贸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加贸不仅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更是国民经济一股重要的力量。受访学者认为,加贸这项制度是永恒的,但它的形式和内容会变化。随着今年1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工贸易迎来新一波政策红利,也让东莞的加贸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企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剂
每年的加博会,不仅参展企业数量同比有所增加,参展企业的质量也有更高的提升。
位于凤岗的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是加博会常客。每年展会上,该公司董事长梁伟浩都会在现场。
可以说,梁伟浩和他的得利公司不仅见证了加博会的成长,更亲历了中国加工贸易的艰难探索。他在20世纪70年代在香港葵涌开设得利钟表厂,1992年迁移到东莞雁田,自此快速发展,也给珠三角的钟表产业吹来了春风。先进的钟表工业技术大量引入珠三角,使这里成为香港钟表商进军世界市场的窗口,以及亚洲最大的钟表生产基地之一。
随着得利公司在香港上市,投身钟表业30多年的香港人梁伟浩,也从当年的学徒擢升为 上市公司 的主席。目前得利公司年出口高端成表360万只,瑞士名牌高端表壳及配件60万套,其自主品牌“世家”表在全国设立多个分销点。
“加工贸易企业做品牌这条路不容易,我们吃过亏。”梁伟浩说。2003年期间,得利曾经大笔投入自主品牌“世家”的运营,并在印度设立了140个销售点,却折戟而返。但东莞每年一届的“加博会”平台,却使得利全面展示了企业自主品牌,并收获了大量订单。去年该公司内销额121万美元,同比增长75%;其中通过加博会平台获得订单达70万美元,占内销额的58%。
像得利这样的公司,每年在加博会上都不难找到。自2012年举办首届展会以来,今年是加博会举办的第五年。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主题的全国性展会,加博会在过去五年里稳步推进,不断走向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及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加博会的前身是2009年创办的广东外商 投资 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于2012年正式升格为全国加工贸易产品交易对接平台,并更名为“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
每年的加博会都发生了变化,就当时的经济状况、政策环境作出了调整。从较早的“两大展区”到如今的“1+6”专业化模式,加上本届展会为了便于企业接单生产将办展档期调整到4月,以及首次引入4个国家级、19个省一级的检测平台为企业提供认证服务,加博会在服务参展企业和采购商的专业性和品牌化方面日益成熟。
加贸企业的成长也直接带动加博会地位的提升——每年的加博会,不仅参展企业数量同比有所增加,参展企业的质量也有更高的提升。更难得的是,都市丽人等部分重点参展企业还在展会中进行了大型的全球新品发布会。
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下新兴市场的崛起,也给加博会带来了新思路。省政府副秘书长李贻伟表示,今年加博会的买家定位作了相应调整,从以内销为主变成内外贸一体化。海外买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比较大的增幅,约占海外买家的60%。
李贻伟表示,作为我国加工贸易领域唯一的产品内销对接平台,从外博会开始,到升为国家级展会,“从一开始的彷徨,到现在的成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据了解,加博会已累计达成商贸项目20000多个,意向成交金额超过3000亿元。
为全国加工贸易探路
作为加工贸易的发源地,东莞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探索。
无论是过去的外博会,还是现在的加博会,都是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缩影。作为加工贸易的发源地,东莞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探索。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提出大力发展经贸,但遗憾的是当时国内资金少、外汇缺,其时,国家外贸部门赴香港找出路。华润公司向外贸委推荐了一种特别的生产方式,可以解决中国的资金和技术、管理和品牌等一系列问题,由华润公司牵头制定具体的制度方案,不久后,这项特别的生产方式就以红头文件的方式面世了。
1978年7月6日,这一天,国务院针对广东、福建两省制定了《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企业补偿办法试行条例》,东莞是5个试点县之一。这份文件,东莞人习惯称它为“22号文”,它引出了一个叫“三来一补”的名词,从此改变了东莞的命运,人们在20多年后将其称为东莞工业的“酵母”。
当年,濒临破产的香港信孚手袋公司老板张子弥,在“22号文件”出台的第二天便匆匆跑到广东打探情况,找到华润公司牵线搭桥,终在当年9月在东莞虎门成立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
1979年,虎门人张光和哥哥张细,在虎门龙眼村成立了农村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随后,类似企业纷至沓来。截至当年年底,东莞的来料加工企业已有140多家,对外加工签订协议205宗,全年加工费234万美元,净收外汇218万美元。
发展加工贸易可解决燃眉之急,所以当时社会上对这项权宜之计并未提出疑问。然而,随着中国外汇问题逐渐缓解,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质疑加工贸易政策。但不久赞成派的声音渐高,东莞加工贸易也随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东莞市商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加工贸易在东莞30多年间的发展,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品内涵不断升级。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三来一补”方式起步,进入到80年代,主要承接香港纺织服装、制鞋箱包、玩具等传统制造业;进入90年代,台湾及日、韩地区的IT制造业大量进入东莞,投资规模大、产业协作紧密。进入本世纪后,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就地升级转型成为东莞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方向。
2006年,东莞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加工贸易的升级转型。第二年的6月,省政府将东莞确定为全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试点城市,要求东莞为全省工作摸索经验;2009年4月,广东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意见,对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赋予东莞作为广东建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城市的历史重任,先行先试。
东莞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总的思路是: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实现从“生产车间”到“企业总部”的形态转变。具体来说,就是帮助企业承接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并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在做贴牌、代工的同时,尝试创立品牌开展营销。同时,通过加快引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从结构上提升加工贸易产业的质量。
在这当中,一批企业率先迈出了脚步,谋划早、行动快。记者在加博会的企业走访中也发现,大部分企业走的是这两条路:一是逐步增加研发、设计、接单、财务等企业总部要素,将消耗资源多、附加价值低的生产环节,逐步转到省内欠发达地区;二是有条件的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创建自主品牌。
【 各方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