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代表团:加强图书特色资源建设 深化后勤服务改革

17.05.2015  14:44

第九代表团主要来自后勤和图书馆方面的代表组成。代表们在分析了此次报告新增的“队伍建设”和“高校治理”两个要点后指出:我校虽然已经上了一本院校的“车”,但起点较低,和高水平大学仍有差距。目前建设的关键是找到突破口,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努力,不仅需要集中全校师生的智慧,群策群力,也需要借助外界机构组织的力量,提高效益。

在图书馆的建设方面,图书馆杨经铭等代表指出,目前图书馆在资源、队伍、管理等基本条件上还比较欠缺。代表们希望通过加大图书馆资金投入,加强图书特色资源、网络文化建设,开展手机图书馆建设,引进自动借还机、打印机等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

后勤方面的代表围绕“建立一流的后勤服务”计划,对学校商店、饭堂、非编人员待遇、校医院人员缺乏和园林建设等多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析。后勤机关党委书记陈创代表提出后勤改革的三条途径:划出去(包给企业做)、划进来(内部人员管理)和自我消化(内部进行企业化管理)。鉴于当前商店、维修管理和绿化外包存在的问题,他最终提出:管理需要内外结合。但他认为重点还是放在学校内部人员的管理,因为划进来效率更高且花费更少。

校医院主任医师田国庆指出了校医院面临的窘境:从2009年开始,人员减少了20%,但至今都没有引入新人员。他说道:“学校每年只投入24万给校医院,却需要完成大一和大三学生约15000人的体检工作。在此基础上,还得新增教职工体检工作。我校医院共38人,远远低于广东省每600个人配一个医务人员的标准。”

此外,代表们还就非编人员(非正式员工,如清洁工、保安)的工资待遇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呼吁学校给予这个群体更多的关注,在学校允许的条件下提高非编人员的待遇和福利。
 




(新闻主编:张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