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江城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思考

17.05.2014  18:09

  近年来,江城区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同时,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部分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不协调,基层党政组织社会动员能力下降,基层政权行政能力有趋于弱化的倾向。基层政权行政能力弱化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  基层政权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基层政权是连结国家与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发挥着重要的组织与协调作用,它所具备的基层性质和基础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江城区农村基层政权弱化现象明显,主要表现为:

  (一)村干部待遇低,任务重,工作积极性有所减弱,队伍不够稳定。一是待遇低。部分处于偏远山区的村委会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收入无来源,村干部靠上级补助过日子。“有钱办事”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生产生活环境较差,“能人”不愿干,有后顾之忧,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当村干部。二是条件差,个别村委会没有固定办公地点,或租借办公场所办公,当村委会干部让人瞧不起,使村里的干部说话无人信,难以树立应有的威信,也难以留住村干部。三是压力大。村干部是最基层的干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千头万绪,农业、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等党的政策方针贯彻落实都要靠村干部,工作多,任务重,难度大,多数村干部觉得村官难当。由于部分山区村委会村干部待遇低、工作任务重,责任与待遇差距大,岗位缺乏吸引力,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一些工作不能及时完成,即影响了工作,又降低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

  (二)、个别村干部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由于配备村委会班子不限年龄、不限学历,一定程度的导致个别村级班子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合力不强,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素质差。在未当干部前,总以为当村干部有吃有捞,谁知当上村干部后,才知道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于是,认为当村干部无利可图,辞职不干。二是文化素质差。部分村干部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由于文化水平低,对上级的政策理解不了,法律法规也把握不好。三是工作能力差。有的村干部尽管有点文化,但思想保守,根本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更没有为大众服务的意识,工作起来无所适从,无处下手。发展经济的路子、点子少,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工作成效一般。

  (三)、村干部难当易得罪人。一方面农村稳定、计划生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推广都是硬任务,另一方面用村干部的话说是“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尤其对一些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和法治观念淡薄的群众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个别村由于家族、宗派、群体关系复杂,给村干部工作带来干扰,增加了工作难度。另外,村干部土生土长,与群众低头不见抬头见,在调处邻里纠纷时,两头不好得罪,话难说,口难开。在处理违章违纪工作中难免得罪一些人,造成邻里关系紧张,家属怨声载道。

  (四)部分村党支部的核心地位没有真正确立,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

  一是村党支自身建设不过硬,凝聚力不强,难以起到领导核心作用。首先,村党支部书记自身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其次,支部内部闹不团结,争权夺利。再次,个别党支部发展党员不讲原则,程序不规范,拉帮派、搞家族化。二是村两委会关系不顺,工作难以形成合力。一些村党支部越权包办,把村里的大小事务都归为己管,村委会只是形式。一些村委会位置不正,揽权越权。村委会成员认为自己是全村村民选举产生的,比村党支部几个党员、几十个党员选举产生的党支部应该更有权威,更有决定村里工作的能力,重大决策不让党支部知道,不愿接受党支部的领导,发生领导关系错位。同时,村委会一方认为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用不着党支部的领导。造成村两委会互争高低,争权夺利。对有权有利的事情争着干,无权有责的事情推着干、无人干,使整个村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人口的自由流动,导致大量优秀人才外流,使村干部选拔范围变窄,村后备干部培养困难;二是物质利益的刺激,使党员干部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宗旨观念淡化,造成大量村干部外流。

  (二)、宗族宗派现象的存在影响着村级组织建设。特别是在村两委会换届选举中,遏制着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平时工作中干扰村干部的正常工作。

      (三)、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报酬难着落。江城区部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这些村干部报酬微薄,甚至没有。但是随着村级民主政治的推进,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工作压力相应增大,致使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出现有才干的干部不想干,搁担子挣钱,这在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在职生活拮据、退后生活无保障的可怕。另外,有知识的年轻人不愿干,导致想换人无人可换的现象。     

  二、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综合素质。作为经济欠发达的江城区,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基层党员老化问题突出,基层干部待遇报酬较低,愿意留在农村基层当干部的,特别是有魄力、年富力强的人员比较少。为此,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任务十分紧迫。一是要重视抓好基层后备队伍建设。在农村基层既要从农业人员中培养人选,又要从外出务工人员中物色合适人选,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后备干部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建立起一支数量合理、能力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二是要注意在实践中锻炼农村基层干部,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用典型来示范和带动面上工作,同时多创造条件组织基层干部到先进地区学习参观,在学习交流中得到启迪和提高。

  (二)、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视和领导。各级党委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和指导。要认真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镇党委的责任。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委成员要齐心协力抓。二是出台有关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江城区要根据上级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关优惠政策,特别是鼓励村干部建功立业的倾斜性政策,吸引优秀年青人才从事村干部工作。

  (三)、提高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建设责权利统一的村级班子。实行倾斜政策,在政治待遇上给予适当的考虑,经济待遇上给予必要保障,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稳定基层干部队伍。一是提高和落实村干部的报酬。根据我区现阶段村干部所承担的工作量和误工情况,结合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村支书的基本工资标准可确定在9400元左右,村主任则按支书基本工资标准的90%、村文书和计生专干按支书基本工资标准的80%确定。对那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当年工作报酬无能力兑现的村,要在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当中纳入财政预算,以确保贫困村的村干部待遇的落实。二是建立村干部的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村干部要及时进行表彰奖励;对特别突出的村干部,可破格录入为镇公务员序列。对年龄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任村支书、主任三年以上的,允许参加公务员考试。全区每年拿出3-5个专项名额来解决村干部的录用问题。三是解决卸任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区里建立卸任村干部补贴基金。对卸任村干部要根据任职长短给予适当的补贴,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村干部感到有奔图,有保障。

  (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村级班子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物质基础。结合江城区委发展农业的思路,合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管好现有集体经济,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缓解村级经济困难。因地制宜发展新的集体经济,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在选择发展路子上,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村级的土地、矿产、滩涂等资源,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地方特色。采取以资源引资金、以产权引客商等办法,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多种形式。继续采取项目合作、资金倾斜、信息技术服务、人才交流等措施,实行经济上支持、思路上拓宽与政策上倾斜并重。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村级经济工作的领导。帮助搞好经济管理和发展规划,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激励机制。对集体经济薄弱村,要统筹规划,重点扶持,上下结合,分批突破,做到“一村一策”,切实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