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强使命担当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07.02.2022  17:57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全党全国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必须担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以下简称《决议》)是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决议》系统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立意高远、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高举旗帜、凝心聚力的政治宣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战略擘画,是永葆初心、整装再发的前进号角,是一份具有极强历史穿透力、思想引领力、政治动员力、时代感召力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我们要深刻认识总结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党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和重大成就;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认识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的决定性意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两个维护”的要求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哲学社会科学界落地生根、结出硕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同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   《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当代中国,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没有什么别的思想,能够解决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坚持把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理论任务。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系统掌握和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加强研究阐释,特别是要结合六中全会精神,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理论贡献、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文明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原创性贡献、历史性贡献、世界性贡献,深入研究阐释我们党百年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特别是深刻揭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背后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要围绕《决议》提出的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组织精干力量协同攻关,努力推出有见地、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准确科学严谨地解读《决议》作出的重要历史结论、提出的重大思想观点,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及时澄清错误认识和片面理解,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真正把全会精神理解深、理解准、理解透。   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紧密结合起来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崇高使命。要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同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按照 “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特点,努力实现“三大体系”整体性大发展、体系化大突破。巩固学科调整成果,科学谋划学科布局,加快构建起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的学科体系。融通古今中外各种学术资源,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开展研究,发现新规律、提出新学说、阐明新道理,创造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推出具有时代高度、代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派,扎实推动理论和学术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学术体系。主动设置议题,推出一批能够反映中国立场又能为国际学术界所理解和接受的学术命题、学术范畴和标识性概念。勇于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积极参与国际规则、标准、法律的制定,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面向未来、储备长远,着力培养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专业人才队伍。要继续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激励机制,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在引才、育才、用才方面下更大功夫。紧密围绕学科领域布局,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加大力度培养跨学科、综合性人才。特别注重加强对青年学者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和务实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    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密结合起来   立足国情,突出问题导向,将党和国家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推动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融合发展,不断创新智库体制机制,在考核评估、奖励激励、信息共享、国际合作、经费使用等重要方面或环节实现突破,用好的体制机制激发智库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智库的效率和竞争力,努力建设党中央“信得过、用得上、靠得住”的思想库、智囊团。把党的二十大相关重大理论问题预研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聚焦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保障“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未来可能迟滞或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在需求方面的新变化新特征新趋势,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统筹发展与安全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拿出更多有前瞻性、全局性和学理深度、学术厚度的研究成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做好思想理论准备。持续深入对外传播中国思想,积极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方案,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特别是新时代的故事。围绕抗疫、减贫、“一带一路”、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大主题,深入阐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全球治理观,讲清楚我们党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的深刻影响,讲清楚我们党领导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切实增强中国理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更加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示中国共产党开放自信、负责任的大党形象。   (作者谢伏瞻,系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