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艺用肢体动漫惊艳演绎经典谚语“三个和尚”

24.08.2014  23:49

三个和尚》剧照

  中新网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新戏《三个和尚》以简美中国风、创新多媒体、肢体讲故事,让大小观众看到了儿童戏剧表现的另外一种可能——不仅热闹,更精致大气,让人回味。

  《三个和尚》取材自流传千古的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全剧围绕新增角色“师父”与分别与三个不谙世事的小和尚结缘的故事展开,用一个水桶将毫无定性的小和尚、贪吃懒惰的胖和尚和不思变通的瘦和尚收为门下,以身作则感化他们。

  舞台也充满中国意象的“简美”——钟琴木鱼、水桶蒲垫、磐石古树……而让观众印象最深刻的是,全剧仅用16个字来舒展剧情,几乎毫无台词的表演形式让人大跌眼镜之余却赞不绝口。

  导演毛尔南说:“通过在儿艺十几年的学习和历练,我发现,孩子对台词的感受不如肢体以及场面敏感和强烈,因此在《三个和尚》的创作初期我就定下了少用台词,多用肢体呈现的表演基调。剧中揉入了舞蹈、戏曲、武术等元素,一个是为了给演员的肢体表演带来发展空间,更多的还是为了给全剧的中国基调添彩,希望通过这次大胆的尝试让故事的内涵更加传神写意。”

  其中,许多观众对剧中小和尚掉入井里的片段印象深刻——井口就是一个简单的圈圈,演员在这个圈里通过变换表演方式传达信息,井口的圆圈配合演员时高时低,把小和尚刚掉入井里、马上就要碰到井水了和她已经掉到水里的信息表达的准确无误。

  此外,在音效方面《三个和尚》也是大有创新。剧情高潮时那一段悠扬的歌曲便是“老和尚”的杰作;剧苍蝇的声音、翻阅经文的声音、打水的声音、扫地的声音等等都是由演员亲自发出,甚至每一个和尚都有了自己的“声音代表”。由此可见演员们的口技了得。

  毛尔南介绍,该剧分别为孩子和成人设置两个主题。对于孩子们来说,通过演员们精彩的表演能先让他们“入戏”是关键,在此基础上慢慢的随着剧情的深入,随着那一场灭火的情节,让他们懂得感恩,看到人与人团结互助、相互依存的关系便可。

  对于成年人,主题则更深层——回归本我。导演援用了佛家“贪嗔痴”的概念:胖和尚是“”,即贪睡、贪婪;瘦和尚“”,即貌似苦读修行的嗔乖;小和尚是“”,痴迷于外部世界,没有定性。相比之下,师父的宽容与厚德看似是后天修炼的成果,但其实也是人性最初的本心,所谓的“修炼”也不过是把后天养成的不良习性摆脱掉了而已。

  据悉,该剧将在八月底和九月初驻足假日经典小剧场,随后还将赴德国演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