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助学圆梦”再启动 爱心读者想再帮一个

23.03.2015  13:25

小玲父母残疾,平时放学回家,弟弟妹妹一般都是她帮着带。(记者 赵浛锐 摄)

小莲左眼失明,但她很乐观,说“至少右眼还能看见。” (记者 赵浛锐 摄)

本次助学圆梦活动可选择“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帮助80名学生,标准每生每年1000元

东莞时间网讯 自“助学圆梦”系列报道推出以来,不少读者来电咨询学生详细情况,表示要参与助学。来自洪梅的市民吴先生说,2013年,他通过东莞时报组织的助学探访活动,资助了韶关2名贫困学生。“两年来,和孩子相处很开心,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也会跟我讲。”吴先生说,通过助学,他和孩子们建立了亲人般的情谊,他准备再次参与“助学圆梦”活动,认捐一名学生,并达成“一对一”帮扶,帮他完成读书梦。

目前,庆祝东莞时报7周年“助学圆梦”活动正在进行中,本报呼吁广大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助学,帮助韶关8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完成读书梦,助学标准为每名学生每年1000元。

父母均有残疾,一家人住在破旧的出租屋里

11岁的小玲已成了小大人,把弟妹们照顾得很好

父亲邓国旺说,女儿小玲学习成绩不错,而且还是个懂事的小大人,放学回家还会照顾弟弟妹妹,对父母嘘寒问暖。

采访时,记者给了他们每人一颗糖果,令他们十分开心。小妹妹接过糖果后,又盯着姐姐小玲手里的糖果,小玲拆开包装后,舔了一口,又把糖果让给了妹妹。

小玲今年11岁,在黄圃中心学校读小学四年级。她很懂事,在家里,她是一个小大人,把弟弟妹妹照顾得好好的。

小玲的父母都是残疾人,妈妈患小儿麻痹症,基本没有劳动能力;爸爸身材较为矮小,加上驼背,只能在附近的建筑工地打散工,每天只有几十元的收入。小玲一家住在破旧的出租屋,一年400元的房租,环境可想而知。

为了省钱,在一年仅400元房租的破旧屋子里一住10年

通往小玲的家,是一条泥泞的乡间小路,一场大雨过后,路上积满污水。记者远远地就看到小玲带着弟弟、妹妹在家门口玩耍。走近时,小玲很有礼貌地说:“叔叔、阿姨,进来坐。”

走进屋内,一股浓烟扑面而来,我们被呛得不停咳嗽。原来,小玲的妈妈正在煮一锅青菜,柴火烧得很旺,弄得满屋子都是浓烟。“这些菜叶都是小玲的爸爸从菜市场捡回来的,煮熟了给鸡吃。”小玲的妈妈说。

看到屋内的环境,随行的一名工作人员不禁感叹:“这样的房子居然还有人住。”记者也有相同的感触,整个屋子破旧不堪,就像废弃的工地,灶台旁边柴火堆积如山,炉子里的火烧得很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小玲的爸爸邓国旺说,他们一家在这里住了将近10年,因为这里房租便宜,一年才400元。“能省则省,而且这里离学校近,孩子读书也方便。”

父母均为残疾人,以打散工为生

因为邓国旺夫妇都是残疾人,这个家庭一直很贫困。

几年前,邓国旺花几千元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用来搭客,但是由于车辆过于破旧,并没有乘客敢乘坐。后来,交警部门查处黄标车,邓国旺的面包车也被列入淘汰行列。车子不能开了,成本不但没赚回来,还亏了一笔。

如今,邓国旺主要靠打散工维持生计。“没有工作技能,只能和水泥、挑沙,干些粗重活。”邓国旺说,尽管努力工作,每天也只能赚几十元,而且还不是每天都能有活做。

小玲的妈妈由于行动不便,只能待在家里,养了一群鸡补贴家用。

小玲舍不得吃记者给的糖果,

舔了一口后,把它让给妹妹

不过,小玲三姐弟都很健康,长得也可爱。小玲长得像妈妈,水灵灵的大眼睛,校服洗得干干净净。

邓国旺说,小玲学习成绩不错,而且还是个懂事的小大人,放学回家还会帮妹妹洗澡。“打扫卫生、照顾弟弟妹妹,对我们嘘寒问暖的。”邓国旺说,也许是家庭原因,小玲较为早熟,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

采访时,小玲三姐弟一点都不怕生,围上来和记者聊天。记者给了他们每人一颗糖果,令他们十分开心。小妹妹接过糖果后,又盯着姐姐小玲手里的糖果,小玲拆开包装后,舔了一口,又把糖果让给了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