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修≠保修

04.03.2015  22:16


  消费者买家电时,企业做出了终身免费保修承诺,真等到维修时却收到了更换零部件及维修人工费用的清单,企业解释说因为保修并非包修。生活中因"""保"一字之差引起的纠纷常在发生。
  河南禹州市的王先生1999年4月冲着某品牌"终身免费保修"的承诺,购买了一台价值5000多元的全自动洗衣机。起初一切正常,今年以来,洗衣机的电机、电脑板却出现故障。王先生拿着发票、保修卡等找到该品牌的维修部。当维修人员检查完故障后,给张先生开出了一张更换零部件及维修费用清单。最初就是冲着"终身免费保修"承诺才购买的王先生当然不同意付费。但当他投诉至当地消协后才知道,"""保"虽一字之差,但在维修中却有收费与免费的区别,王先生只好付了维修费。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者退货。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应负责更换或者退货。这里"包修"和"保修"显然内涵不同。"包修"的含义是在包修期内无须消费者支付任何费用的维修。在"三包"期内,一定是包修。对于"保修",从法律角度来看,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如果按字面解释,可以理解为"保证、担保"之意,如此说来,"保修"可能收费,也可能不收费。
  目前,众多厂家给消费者的是保修卡,在包修期内并非无论何种原因,厂家都包修,比如因个人使用、维护、保管不当造成损坏的,消费者就应付费由厂家"保修"。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优胜劣汰是必然规律,将不断有家电企业被市场淘汰。一些企业"10年包修"、"终生保修"等承诺无法履行,导致类似消费投诉不断出现。
  在此,消协提醒消费者,享受优质的售后服务是每个消费者的权利,遇见以"终身保修"招揽生意的商家,消费者一定要多个心眼,不要被不实的承诺迷了眼。针对众厂商售后服务承诺中普遍存在"包修""保修"的专业术语,消费者必须弄明白这些专业概念,才能保证自身的利益。(引自《中国质量报》 作者:陈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