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富翁“以贩养吸”被抓 曾年收入上百万
昨天,北京三中院集中宣判4名被告人。其中,50岁的伍秀容(左二)一瘸一拐地被带进法庭。去年6月,她在朝阳崔各庄乡出租房处接“藏毒”快件时被抓。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新京报讯 将毒品藏匿于音箱内,通过快递方式进行运输,收件毒贩利用假名接货,终被已布控的警方抓获。昨日上午,朝阳警方通报,起获的毒品为冰毒,重量超过1公斤,目前,两名嫌疑人因涉嫌运输毒品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快递件藏冰毒警方布控“钓鱼”
今年4月,朝阳警方接到举报,崔各庄某快递投递点,一包裹存有可疑物品。
侦查员历时6个多小时,在排查了上万件包裹后,终于发现可疑包裹。该包裹标识显示,内装物为音箱,用木架封装,但外包装上没有标注寄件人的姓名和地址,收件地址一栏仅写着某村村口,收件人李某旁边标注有电话。
侦查员发现包裹内存放有大量白色晶体物,初步鉴定为冰毒。为了不打草惊蛇,侦查员决定让包裹正常送出,引出幕后嫌疑人后实施抓捕行动。
行动当天中午12时许,当包裹被如期送至某村村口时,一名骑着摩托车的黄头发男子拦住快递员,将包裹成功取走,并驾车向村内继续行驶。
侦查员并未急于抓人,待该男子行驶出500米时,突然从路旁蹿出另一名男子,快速坐上摩托车与司机一同驶离。侦查员推断,上车男子应是真正接货人后,立即实施抓捕,并当场从包裹内起获冰毒,总重量超过1公斤。
曾是年收入上百万包工头
经讯问,嫌疑人罗某(45岁,四川人)承认,包裹的真正收件人就是自己,收件人李某是假名,为逃避打击,他不打算出面接货,而是指使一同吸食毒品的周某(29岁,四川人)先去取货,等待观察一切正常后再出现,没想到还是被警察当场抓获。
罗某说,他曾是一位年收入上百万的包工头,但自从染上毒瘾后便无心工作,走上以贩养吸的贩毒不归路。
侦查员还在罗某包内发现一个日记本,上面清晰记录了他每天贩毒的明细账目。
目前,嫌疑人罗某、周某因涉嫌运输毒品罪已被朝阳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 案例
80后公务员贩毒丢工作
1982年出生的刘某有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北京市一名基层公务员。据海淀法院介绍,刘某来自山东农村,通过努力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一所名牌高校,毕业后通过考试成为公务员。
“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确实较辛苦,挣得也少,房贷等各种生活压力很大。为缓解压力,我接触了毒品。”刘某说,一次偶然机会他吸了毒品上瘾。为满足买毒品的巨大开销,他开始走上以贩养吸之路。
去年11月19日,刘某在西城某胡同附近以4000元贩卖冰毒2.69克,被公安机关控制。之后从他办公室文件柜中起获0.04克冰毒。目前,刘某因贩卖毒品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罚金2000元。并因此被单位清退,丢掉工作。 新京报记者刘洋
通 报
北京一中院刑一庭庭长周军:一审毒品案件即大宗毒品案件被告人往往文化程度较低,“铤而走险”类型较多;而二审毒品案件即零星毒品案件被告人“以贩养吸”者多、累犯多、毒品再犯多。
北京市三中院刑事审判一庭负责人余诤:北京市已逐步成为境内外毒品分销的中转地,毒品犯罪依然高发。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