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长邀跨国企业大佬“诊断”首都城市病

27.05.2014  19:17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杜燕 曾鼐)如何破解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如何提升首都发展品质、创造良好环境?第十一届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27日在京举行。北京市长王安顺邀请来自全球多个跨国企业的16位顾问和3位高层代表,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

   建议北京建高分辨率排放清单

  法国电力集团董事长亨利·普格里奥指出,北京在发展天然气替代传统火电为基础的热电联供上已做出许多努力,以期未来成为“零碳城市”,但北京在发展可以降低污染、提高能源效率与可靠性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方面没有那么成功,尤其是针对大型商业中心、工业园区、大学、医院,尚未普遍供应环保、高效、可靠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他建议北京利用数字化平台,以综合方法,制定区域详细管理方案,建立一个高分辨率排放清单,包括主要排放源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信息、气象条件、局部污染浓度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等。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会长永易克典在分享日本的治污经验时指出,地方政府在把握污染事态、查明根源等治理初期阶段扮演重要角色。

  他指出,日本的环境政策措施重点聚焦于企业这一主要污染源,从法律和财政方面,实施奖励与惩罚相结合,提高了治理污染的时效性。他希望北京可以借鉴这种办法。

   保护水资源先要推动污水循环利用

  威立雅集团董事长安东尼·佛莱罗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保护河流和地下水的首要措施是处理好城市的污水。他建议中国大规模推进污水的循环利用,“水,如果只用一次也太浪费了!”目前在新加坡等地利用先进技术处理污水,可让污水纯度达到较高标准,满足电子工业或直接饮用的需求。

  ABB集团董事长冯恩博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提出建议,认为北京可从周边获取的水资源极其有限,应该控制城区供水漏损率。

  他建议北京借助智能水表,精确测量微小流量,为自来水公司的设备提供准确信息,并帮助检测水管网漏损。同时,在管道破裂等紧急情况下,可以提高响应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供水中断及其带来的损失。

   建议推行市内汽车分时共享服务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长蔡澈就“智慧城市与智慧交通”议题,谈到他的看法:鉴于北京目前的交通状况,汽车共享会很具有吸引力,即采取措施,如协调停车场、免除分时共享车辆的限购和限号、发放分时服务商执照等,让市民分时段租用这些车辆。“这样可以帮助北京建立智能交通服务系统,还可以帮助降低市内交通压力,减少私家车占用的停车空间,降低市区污染。

  他还认为,北京应该创立一个更加开放的电动车市场,鼓励汽车企业参与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建议大数据时代重新定义信息类别

  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加快发展的基础和引擎。美国大都会集团亚洲区总裁唐羡表示,北京已建立数据共享网,为市民提供关于交通、卫生、教育等领域的数据。他建议北京应对商业、公共和机密信息明确新的定义,保护个人和机构的权利;简化政府部门间的数据收集流程,投入更多资源培养数据分析骨干人员,为发展“智慧城市”提供最优方法。

  德意志银行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于尔根·费琛建议北京建立和保持一个可靠而稳定的政策框架,吸引国际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融资。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会上表示,顾问和代表们提出的有综合性建议,也谈到了针对具体领域,如交通技术、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具体建议。这对北京城市智能化发展有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一些建议希望在会后进一步商谈。

  据悉,“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成立于1999年,目前顾问会议共有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18个行业的30家企业成员,历届顾问提出的意见有相当一部分已在城市建设中被采纳实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