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河、丑纪范、徐祥德三院士聚首北师大珠海分校研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1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迎来了数十位中国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秦大河院士、丑纪范院士,中国工程院徐祥德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林珲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董文杰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段青云教授、杨崧教授、张廷军教授,以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工作组的部分中国成员等。
专家学者们济济一堂,就珠海区域气候-环境-生态预测预警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的定位与研究方向、气候变化的过程与机理、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北师大珠海分校未来地球研究院院长董文杰教授介绍,该中心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珠海市气象局、珠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8家单位联合组建,旨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改进区域极端天气气候与大气环境事件的预测预报方法,实现珠海区域气候-环境-生态等方面海量数据共享,监测气象和环境污染,为珠海市发展特色海洋经济,“一带一路”、国际宜居城市、低碳城市建设提供重要保障。董文杰教授表示,协调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国际化、开放式的一流研究中心”。
对于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秦大河院士表示:“非常必要”。他认为,此举将有助于提升区域内气候-环境-生态预测预警和研究水平,提高科研机构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能力。秦大河院士还建议,不要仅仅着眼于物理天气学,还要立足于珠港澳地区,要有宽阔的胸怀和国际化的视野,开放思路,把区域内相关学科和人才包容进来,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研究,把协同创新中心变成一个国际性的气候、环境、生态系统研究中心。
丑纪范院士指出,协同创新中心要注重政产学研各方协同合作,把重点放在服务于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突出地方特色。同时要注重培养青年人才队伍,使该领域研究后继有人。
徐祥德院士表示,成立协同创新中心是一件非常具有战略意义和前瞻性的事情。协调创新对多学科、跨部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同时,徐祥德院士也建议,协同创新中心要立足本地区,从本地区的环境状况、生态状况和大气的影响角度出发制定研究计划,但也要着眼更大的范围,摸清现状,未雨绸缪,堵塞环境保护方面未来可能出现的漏洞。中心成立以后,要稳扎稳打,稳步前进,滚动发展,把中心打造成一个协调创新的范例。
气候变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问题,但气候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其机理又是什么?专家学者们从各自的研究角度进行了分析、阐释。
徐祥德院士对大气、水、土环境污染“相关链”及多圈层交互影响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多圈层综合治理的途径。此外,他还重点介绍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大地形及其背风坡底层风场影响效应,指出青藏高原热源对中国东部环流场及其区域霾时空分布变化的影响效应。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翟盘茂研究员介绍了我国降水变化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几个科学问题,指出中国区域降水变化的复杂性除了与气候变暖所引起的全球水循环加快有关,还与气溶胶、大气环流与季风变化和热点气旋以及局地环流/对流过程变化有关。
此外,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罗勇教授阐述了全球不同温升控制目标下中国的极端事件适应情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研究员介绍了我国雾—霾成因及其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段青云教授介绍了如何使用模型自动优化方法来提高环境预报能力;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周天军研究员介绍了全球季风面临的挑战问题及GMMIP国际计划;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廖宏研究员分析了气候与地表覆盖变化对中国空气质量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管玉平研究员则向大家介绍了海洋的新领域——带状流/条带流。
那么,气候变化是如何与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呢?人类社会又应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呢?
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林珲教授介绍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带来的新课题。他指出,随着城市地下和半地下工程投入逐步增加,城市地质灾害隐患也大大增加。而利用InSAR技术对基础设施的地表稳定性进行监测,有助于对其进行维护和健康诊断。林珲教授还建议,应建设粤港澳星-空-地-海立体全天监测网络和城市群基础设施健康档案,加强早期预警。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姜克隽研究员介绍了我国的低碳发展与能源转型。姜克隽研究员表示,目前我国的碳排放处于下降趋势,并将大力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耗,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实现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张廷军教授介绍了全球冰冻圈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球和行星科学系傅云飞教授阐述了对于应用卫星遥感区域气候-环境-生态的思考;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朴世龙教授分析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国家气候中心姜彤研究员则对极端事件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了风险评估;中科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高学杰研究员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区域采暖和制冷度日以及民用建筑(住宅)能源消耗的影响;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杨崧教授对南亚、东南亚季风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做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