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力量:创新大道聚力发挥园区活力
贯穿于松山湖与生态园之间的新城路-生态园大道很美,车水马龙。南方日报记者孙俊杰摄 |
新城大道至生态园大道沿线车水马龙,路的两边引进很多高新技术企业。 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
经历了大半年的等待之后,张霖(化名)悬着的心终于安稳了下来。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的一纸任命,将他从原本的文体系统调至科技创新系统,张霖坦言,到岗一个多月,他还处于逐步摸索适应的阶段。
这样的调整及适应或许正出现在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内的不少人身上。2015年初,东莞市正式宣布松山湖、生态园两大园区统筹发展,两大园区的职能部门将合署办公。此后的半年,统筹发展后园区领导班子及内设机构如何调整,几乎牵动着管委会大院内每个人的神经。任职文件如今落地成文,张霖说,大家都已经拧成一股绳,准备齐心协力干一番大事业。
从物理空间看,松山湖与生态园依靠一条生态园大道相连,并非连片区域,且园区在统筹之前的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园区统筹所带来的发展活力,甚至带动周边乃至东莞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成为继人员统筹后,摆在园区主政者面前的最大考题。
以新城大道至生态园大道沿线为核心,规划打造一条东莞创新大道,形成创新要素聚集区,引领东莞的创新发展崛起!——这是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对于上述考题的最新回答。
这一着眼园区长远规划发展的重大战略构想一经提出,在短短数个月时间内便得到市镇各级领导及单位的普遍认可,并将在条件成熟时纳入东莞“十三五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当中。可以预见的是,园区统筹发展之后,松山湖(生态园)将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三十年东莞创新崛起的桥头堡、领头羊。
A 机构调整 半年完成机构整合及人员调整
园区统筹首要解决的是机构整合和人员安排这一棘手命题。仅仅3个月,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就对外公布了管委会机构领导名单,显示园区统筹发展的领导班子调整基本到位。
开车从生态园大道由南往北刚驶进生态园,道路左侧不远处数栋不规则的球体建筑曾经是生态园最为繁忙的地方。这是东莞首个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也曾是园区主要职能部门的集中办公地。如今,除了城管、公安交警等执法部门仍留守于其中的一栋办公楼,其他职能部门都搬迁至18.7公里以外的松山湖合署办公。空余下来的办公楼,正准备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出租或转手给进驻的企业或单位。
从公开报道看,松山湖与生态园的统筹发展,最早可以追溯至2014年12月,彼时,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松山湖、生态园实施统筹发展,并在当年便高效完成园区主要领导调整任命。
调整后,殷焕明被任命为市政府党组成员,松山湖(生态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副厅级);翟崇碧被任命为松山湖(生态园)党工委副书记(正处级)。
谈及两大园区的统筹这一战略调整,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在此后不久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首次对外界表示,松山湖和生态园的产业方向类似,产业功能互补。松山湖是整个东莞地区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的发源地和主要载体,目前松山湖初步建立创新体系,但发展用地有限。松山湖产业准入门槛不断提高,下游产业支撑不足;研发设计有优势,但缺乏实体支撑;城市功能还未成型。未来需要突破行政界线,融入新的发展要素。
另一方面,生态园占地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横跨寮步、东坑、茶山、石排、横沥及企石等6个镇,其特色在于生态和产业,是东莞发展循环经济、引进产业缺失项目、转化松山湖科技成果的主要载体,生态园与松山湖合并,在土地资源上将可相互利用,提升项目承载能力。
市规划局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以往“自下而上”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各镇街相对独立发展,但也出现了城市空间布局散乱、同质化建设现象突出、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削弱了城市的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因此需要跳出各个镇街,从更大范围(组团)去统筹资源,将“自下而上”转变为“自上而下、上下结合”,既充分发挥基层积极性,又有效增强城市统筹发展的优势。
市规划局透露,根据《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决定》以及正在编制的《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东莞市域按照“一中心四组团”的思路,促进城镇科学布局、合理分工、协调发展。中心组团形成中心城区、松山湖地区、生态园地区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空间结构,建设成全市的政治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和创新中心,成为“服务全市、功能完备、生态宜居、高效智慧”,最具竞争力的高品质城市区域。
其中,提升松山湖、生态园在穗莞深区域创新走廊的创新核心地位被摆在突出位置。在当地的规划中,该区域将重点发展四大创新片区,包括以国际创新合作为特征的松山湖南部科技片区,以科技、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松山湖-佛灵湖-光明”科技片区,以中小企业孵化、智慧产业为特征的中心城区南部创新片区,以低碳循环,生态治理技术等为特征的生态园创新片区。两大园区的统筹发展,为这些规划布局的实现打通了重要一环。
作为松山湖、生态园两大园区统筹的掌舵者,殷焕明是在2014年初开始主政松山湖的。在此之前,他曾任东莞市政府秘书长,广东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新疆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常委、副师长。
东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甄瑞潮曾在公开场合透露,援疆期间,殷焕明所率领的援疆工作队业绩突出,获省集体荣誉七个,市委市政府给予记集体二等功荣誉,殷焕明被朱小丹省长赞扬为“广东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面旗帜”。
来到松山湖后,殷焕明坚持改革实干,不仅主导推出多项改革举措,重视城市升级,大力改善园区对于广大企业及人民群众的管理和服务,还主导引进和扶持创新企业、创新团队,在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上也屡受市里面的好评。
园区统筹首要解决的是机构整合和人员安排这一棘手命题。在园区统筹发展上被委以重任之后,殷焕明充分展现其实干高效的作风。仅仅3个月后,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就通过其官方网站对外公布了管委会机构领导名单,显示园区统筹发展的领导班子调整基本到位。
此后的三个月,园区一直着力于积极推进组织机构整合,按照妥善安排“人岗编”,“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以及根据市里面确定的松山湖(生态园)新的“三定”方案,结合干部员工的专业、特长和意愿,做好岗位调整工作,做到“人不乱,事不断,工不停”。
至2015年上半年,松山湖(生态园)基本完成统筹发展后的机构整合和人员安排。一名要求匿名的中层领导干部表示,统筹发展仅仅半年时间便完成两大园区原有机构整合和人员的安排,最大限度缩短了园区统筹发展后的磨合期,实现了较好的统筹过渡,也让园区的干部群众更加明晰松山湖(生态园)今后的发展方向及路径。
该匿名人士表示,从调整后的部门岗位设置看,除了专门分离增设了教育局等少数职能部门,科技创新局、产业发展局、人才工作局等部门的人员配备增幅最为明显,而这些部门均设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环节,可以预见,统筹发展后的松山湖(生态园)必将加大这几个领域的重视及关注。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