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力量:展示水乡“区域经济”起航

07.08.2015  19:45
日前,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赴道滘镇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实施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战略,巩固和保持当前发展的良好势头,加快发展。时间回到2012年5月,刚刚履新东莞市委书记的徐建华首次提出“同类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思路,并表示水乡地区欠发达镇要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和跨越发展。

  

沙田穗丰年水道是东莞区域统筹发展结出的硕果。南方日报记者胡国球摄
水乡建设将为珠三角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南方日报记者胡国球摄

  58天,引资93亿。道滘镇两个月的招商成绩单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个2013年GDP只有66.7亿元的小镇来说,这样的招商成绩前所未有。道滘作为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重要成员,两年多来通过积极改革、环境整治等一系列措施,制度创新框架基本建立,统筹发展局面逐步打开,招商引资走上快车道。

  日前,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赴道滘镇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实施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战略,巩固和保持当前发展的良好势头,加快发展。时间回到2012年5月,刚刚履新东莞市委书记的徐建华首次提出“同类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思路,并表示水乡地区欠发达镇要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和跨越发展。

  时间与实践证明,在当时东莞“诸侯经济”弊端明显、行政区划调整又暂未推进的情况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谋求高水平崛起的成功探索。

  

   A发展瓶颈 分散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东莞由于分散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土地资源粗放蔓延、生态环境日益遭受破坏。加之城市功能格局破碎无序,城镇同构化,彼此联系松散,中心带动不强,造成城乡混杂,空间品质低。在资源制约、经济社会转型、区域竞合等背景下,空间发展难以为继。

  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东莞形成了“一镇一品”的特色镇域经济模式,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东莞奇迹”。

  从地理版图上不难看出,东莞是一个多中心的均衡格局。多年来,东莞独特的行政架构与发展模式造就其镇域经济力量——全市32个镇街全部进入全国千强镇之列,发达镇街的GDP甚至超过一些省份的十强县。1978年,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落户东莞。由此起步,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县用30年时间,完成了西方用数百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历程。从此,“东莞塞车,世界缺货”的标语风行一时,“世界工厂”的威名闻名遐迩。

  东莞市规划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通过充分发挥市、镇、村各级的积极性,实行“多个轮子一起转”,各级都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农村就地变城市,农民就地变市民,城乡融为一体。全市32个镇街基本上达到了小城市的规模,有的达到了中等城市规模。

  “这样的城市空间格局好处在于充分发挥基层的积极性,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但同时积累了诸多问题”。上述负责人介绍说,东莞由于分散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土地资源粗放蔓延、生态环境日益遭受破坏。加之城市功能格局破碎无序,城镇同构化,彼此联系松散,中心带动不强,造成城乡混杂,空间品质低。在资源制约、经济社会转型、区域竞合等背景下,空间发展难以为继。

  新的契机出现在2011年8月——广东省编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意见》提出,在东莞分类开展市辖镇行政建制改革试点,探索在部分镇“撤镇建区”或“联并升级”的新路径。但多数人相信,“撤镇并区”的改革虽然是大的战略与规划,但真正涉及被改革者切身利益的时候,阵痛所带来的阻力仍旧不可小觑。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