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以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为统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24.08.2019  00:31

8月23日下午,东莞市召开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暨“拓空间”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动员全市上下全力推进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推动拓展优化空间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突破,加快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李军晓,市领导潘新潮、戚优华、郑琳、黄少文、杨东来等出席会议。副市长刘炜主持会议。

会上,李军晓宣读了省委深改委《关于同意东莞市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批复》。据了解,目前我省共批准了广州开发区、佛山顺德区、东莞和佛山南海区等4个改革创新实验区,其他3个实验区的建设主体都只是区一级,全域建设实验区的地级以上市只有东莞。同时,东莞也是全省唯一一个以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为主题的实验区,肩负着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探路的重任。

梁维东指出,建设实验区是省委给予东莞的重要任务和重大红利,是东莞突破发展瓶颈制约的迫切需要和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战役,对东莞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用好省的授权和具体政策,结合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通过系统的思考和谋划,推出具有全市普适性的政策和工作机制,通过制度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梁维东强调,拓展优化发展空间是我市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遇到的最突出问题,是建设实验区的重要着力点,事关东莞当前和长远发展。因此,要把完善拓展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机制作为实验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改革创新拓空间的体制机制,把实验区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两大契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能。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要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加快为投资“松绑”;要完善产业政策支持体系,推动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要以项目化的形式,抓紧启动实施各项改革任务,争取尽早释放改革红利。

梁维东强调,实验区建设是一项系统集成工程,涉及部门多、工作要求高、持续时间长,需要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协同攻坚、久久为功。要把推进实验区建设与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对实验区建设的统筹领导,积极主动争取上级支持指导,着力提升政策的可操作性,进一步激发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确保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各镇街(园区)、各部门要认真制定参与实验区建设有关的改革清单,以及本地本单位主导的改革清单,不断完善改革措施、拓展改革成效,让改革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肖亚非在就“拓空间”工作作专题部署时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抓好土地收储、“三旧”改造、镇村工业区改造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二是抓好天空、地下、海陆等立体空间的改革创新,三是抓好政府服务管理的改革创新,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加快优质项目落地建设,强化产业项目履约监管,四是抓好“拓空间”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加快推动试点项目落地。

■焦点关注

初步提出22项重点改革任务

发布首批试点项目名单

8月23日下午,东莞市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暨“拓空间”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召开。会议对《东莞市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要点》(下称《方案要点》)进行说明,同时发布首批40多项试点项目。

方案要点》围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产业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和新旧动能转换还不够充分两大问题,牢牢抓住我市当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突出对土地、技术、资金、人才等制造业供给侧方面的要素进行改革,初步提出两大板块共22项重点改革任务。其中,为破解我市各镇街(园区)普遍存在的产业发展空间严重不足问题,提出完善“拓空间”发展机制,着力推动土地资源高效配置。如探索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新机制、探索建立土地物业收储市场价格和补偿新体系、探索空闲用地盘活整治新路径、创新优质项目快速落地建设新机制等。为破解新旧动能尚未完全转换的问题,创新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机制,着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初步提出在13个方面开展改革探索,统筹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向先进制造业集聚。如创新机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精准扶持企业的数据共享机制、建立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培育新机制、优化重大科技平台运行管理机制、探索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新机制、创新大学办学机制等。

根据《方案要点》,东莞提出改革创新实验区第一批试点项目,涉及拓展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机制和创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机制两大类40多项。包括完善拓展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机制类试点项目30个,创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机制类试点项目14个。会议要求,以建设实验区为契机,通过试点先行先试,研究探索形成体系,再以点带面、扩大示范效应,努力闯出一条符合东莞实际的拓空间有效路径。承担试点的园区、镇街、部门要按照“落地生效”的原则,对照政策创新的要点,制定试点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大胆试、大胆闯,主动改,不仅要把试点项目打造成为亮点工程,更重要的是要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工作部署

拓空间”如何推进?

既要追求数量和速度,又要提升质量和效益

会议透露,拓展优化发展空间是我市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遇到的最突出问题。因此,我市实验区建设动员大会与拓空间工作部署会合并召开。那么,接下来我市在“拓空间”方面有何重要部署呢?

会议指出,建设改革创新实验区要求我们推动土地利用的结构性改革,既要追求“拓空间”的数量和速度,又要提升“拓空间”的质量和效益。一方面,要提升质量,通过连片收储整备、城市更新改造、优化综合环境等,努力拓展高质量空间、建设高质量平台、培育高质量产业、集聚高质量人才;另一方面,要注重效益,通过完善镇村项目准入机制、盘活低效用地、加强规划管控等,努力在有限土地空间创造最大产出效益。

会议要求,要坚持以改革创新求突破、强动力、创红利,奋力开创“拓空间”工作新局面。要抓好土地收储、“三旧”改造土、镇村工业园改造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土地收储要重点在收储模式、征收补偿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三旧”改造要重点在地价、配建、改造动力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镇村工业园要重点在打造低成本空间方面进行创新突破;闲置土地盘活处置要重点在严格执法、合作开发、指标调配方面进行创新突破;“两违”治理要重点在快速拆除、产业类和公益民生类违建处理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同时,要着力抓好天空、地下、海陆等立体空间的改革创新。一是向天空要空间,最大限度地释放土地承载能力,推动高层建筑群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城市阳台、空中连廊项目;二是是向地下要空间,加快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和城市倒影工程建设,引导地下空间横向连通,实现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发展;三是向海陆统筹要空间,统筹整理一批港口码头等海陆资源,优化海洋产业布局。

在政府服务管理的改革创新方面,要在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上下功夫,要在加快优质项目落地建设上下功夫,要在强化产业项目履约监管上下功夫。在“拓空间”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方面,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是加强市镇统筹和协调联动,是强化试点带动和原创改革。

■实验区第一批试点项目名单

一、完善拓展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机制类试点项目:

1、综合类试点项目:

水乡功能区、中心启动区综合统筹发展

中子科学城项目

滨海湾新区

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项目

2、规划引领性试点项目:

麻涌镇

3、城市经营类试点项目:

五大流域周边土地统筹

环同沙片区 周边土地开发利用

4、城市更新类试点项目:

广深科创走廊石鼓赤岭片区改造升级

东城牛山旧工业园区片区改造项目

东城桑园社区第三工业园新型产业类更新项目

寮步镇横坑万荣工业区工改工项目

虎门镇北栅高速出入口周边环境提升“三旧”改造项目

长安镇乌沙社区蔡屋产城融合项目

塘厦镇石潭埔社区科技产业新城(一期)产城融合类项目

洪梅镇河西产业保障区连片工改工项目

谢岗花园工业区改造项目

5、收储整备类试点项目:

市城区水泥制品厂地块

寮步TOD统筹地块

谢岗金满湖地块

凤岗竹塘村大湖洋地块

塘厦塘坑水库边地块

6、盘活整治类试点项目:

凤岗、长安、望牛墩土地私下流转盘活

东莞鳒鱼洲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

黄牛埔站TOD城市更新项目

虎门高铁站TOD开发项目

智荟谷1号改造提升项目

市滨海湾新区海岸带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

中堂开达玩具厂综合整治项目

莞城街道老旧低效市属物业统筹收储、综合改造、合作开发项目

东城鳌峙塘工业区、综合市场片区改造项目

二、创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机制类试点项目:

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二期

南方先进光源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创新

创新大湾区大学办学机制

建设中国(东莞)知识产权国际运营中心

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

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建设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试点

培育和建设省级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建设5G综合试验网(区)

建设大湾区大数据中心

建设全市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在东莞开展市场采购贸易试点

实施制造业质量变革战略

全媒体记者 张安定 李金健/文 郑志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