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医院RICU医护团队:将每一次呼吸都赋予重生的意义
编者按:古语云:“琵琶轻扫动人怜,须信行行出状元”,热爱本职工作,精通业务,巩固思想,每种职业都可以造就杰出人才。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要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中国青年网特别推出“中国梦”践行者“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系列人物专访,与青年网友分飨我国各领域优秀青年的励志故事,为实现“中国梦”补足精神之钙,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简称RICU)全体医护人员正在进行早晚班工作交接。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杨知澎摄
“8床患者重症肺炎、ARDS,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模式P-A/C,PC12cmH2O,PEEP 18cmH2O,氧浓度100%,氧合指数65,夜间给予俯卧位通气10小时,今晨血气分析氧合指数95。患者目前无发热……”
每天早上8点,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简称RICU)全体医护人员的早晚班交接时刻。五十一岁的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童朝晖在认真聆听完所有病人的病例报告后,开始了北京朝阳医院RICU的惯例“院长查房”。
“我88年的时候来到朝阳医院,91年开始参与筹建呼吸监护室,应该说跟他们一样,那时还是个小大夫。”站在镜头前,童朝晖望着科室里忙碌的青春面孔,满眼都是自己二十五岁的身影。
北京朝阳医院RICU,这是一支平均年龄仅有29岁的年轻团队。作为享誉全国的呼吸科室,这里有国内最为完备的呼吸支持技术体系,在无创通气操作技术及应用指征、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及肺保护性通气、体外膜式氧合(ECMO)等临床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呼吸衰竭和危重症患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支持手段;这里承担着来自全国专科医师和护理进修的学习任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精于呼吸支持技术与危重症救治的医生和护理人员,为提高呼吸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以及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这里,每一次用力“呼吸”都被赋予重生的意义。
在今年的职工运动会上,RICU的四名男护士参加多项比赛,为呼吸科取得团体第二的好成绩立下汗马功劳。张春艳(中)高兴地与男护士合影留念。朝阳医院RICU护士长张春艳供图
是先锋,是战士,是守护神
2003年非典肆虐全国。在抗击SARS的战斗中,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充分发挥自身呼吸与危重症专业的优势,辗转各大医院甄别与救治SARS患者。
童朝晖作为SARS病房主任连续在病房工作3个多月,带领朝阳医院呼吸科医护人员舍己救人,众志成城,在这场硝烟四起的公共卫生安全保卫战中成功救治了近200名SARS患者。
“这张照片中的所有科室同事都参与过非典救治。”奋战在RICU临床一线已有13年的护士长张春艳一边指着照片墙上的老照片,一边感慨道,“2013年8月,我大学毕业来到医院时,SARS才刚刚结束。”
初来乍到的张春艳没有参与到这一场被载入史册的战斗中,但是,身边那些有血有泪的故事却深深震撼着她。从此,她的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新的使命和新的担当。
“我们有些同事在非典救治期间不幸感染了SARS病毒,造成了股骨头坏死等难以根治的后遗症,导致行走不便落下了终身残疾。“回想起那些勇敢坚定的面容,张春艳的言辞间满是钦佩,“他们特别伟大,就像战士一样。”
2003年的非典,对于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来说,只是战斗的开始。2008年H5N1型禽流感,2009年甲型H1N1流感, 2013年H7N9型禽流感……“在全国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朝阳医院RICU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担着重大责任,是对抗危机的中坚力量。” 童朝晖如是说。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我国全面爆发,北京朝阳医院RICU如往常一样收治了许多危重病人。“虽然没有SARS那么惨烈,但是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大的考验。”张春艳说,收治的病人越多,医护人员所承担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便会成倍剧增,“即使这样,我们的整个团队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都很积极的做好重病患的救治工作。”
紧张,是张春艳至今回想起来都历历在目的感受。“我们当时未曾考虑过自身是否被传染,最担心的是病人能不能救活,还有自己的家人是否安全。”与H1N1做抗争的那段时间,张春艳和现任RICU的副护士长王淑芹一起并肩作战。
就算怀着孕,王淑芹仍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而此时,张春艳的身体状况也亮起了红灯,她开始出现与H1N1流感相似的症状。
“我当时一度怀疑自己是被感染上了,但是我没有时间犹豫和停歇,因为很多危重病人在等着我去救。“张春艳说,因为怕把病毒传染给两岁的女儿,她便和部分同事住在科里的值班室中,一周都没有回家。“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根本就顾不得这么多。”
今年五月份,慕容依依(左二)在朝阳医院RICU正在做常规的复查。童朝晖(左三)在查房时询问慕容依依的身体状况。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杨知澎摄
是天使,是朋友,是娘家人
“今年我就2岁了,谢谢你们把我重新孵化出来,我一定会做一个让你们感觉到骄傲、自豪、有出息的宝贝!”
两年前,四川姑娘慕容依依患上产后抑郁,一念间扔下只有一个月大的女儿,试图口服农药百草枯自杀。从而导致严重的肺纤维化,肺部无法维持氧合,只有通过肺移植才能挽回生命。
北京朝阳医院RICU主任孙兵到307医院为慕容依依会诊后,即刻与张春艳带领医护团队到达307医院为其建立了ECMO (俗称“人工肺“)后顺利转回RICU,在等到肺源后成功为她实施了肺移植手术。
因为病重,在接受治疗的多数时间里,慕容依依只能寂寞的躺在冰冷的玻璃房里,浑身插满了大大小小的医疗管路,漫长的求生路让她经常对生活失去信心。在RICU,她需要被护理的不止是身体的疾病,还有心理与精神的创伤。
“慕容依依在住院的过程中,情绪常常会发生很大的波动,有时候她的求生欲望会很强烈,有时候她一下子就变得很消沉。”病患每一次谨小慎微的情绪流露都逃不过RICU专科护士的慧眼。
为了让慕容依依更积极的接受治疗,RICU的护士们总是给她翻看IPad上孩子的照片。大家还把橡胶手套吹成气球,在气球上面画各式各样的小人儿,鼓鼓的手掌是小人儿的脸,五根手指就是五根大辫子,护士们在上面画上眼睛和嘴,隔着玻璃边拿给慕容依依看,并做出胜利的手势,鼓励她战胜疾病,早日回家与孩子和亲人团聚。
慢慢地,慕容依依不再保持沉默,即使不能说话,她也会在心情低落的时候把自己的坏情绪全部写在画板上,以这种方式来和RICU的医护人员进行倾诉。作为回应,护士们也会拿起手中的画板,把鼓励的话语满满当当的写在画板上,那些温柔的,让人看到希望的字句就像彩虹一般,照射进慕容依依最灰暗的人生时光中。
如今,慕容依依经过术后的精心治疗护理基本康复,成为目前全世界百草枯中毒肺移植后存活时间最长的病例。出院后的第二个月,喜欢唱歌的慕容依依去往高原录制了一张属于自己的MV, “现在我只能唱流行歌曲了。”她笑着说。
在生死线上走过一遭,这个年轻的姑娘发誓要把自己活得更精彩。近两年,慕容依依开始投身公益,她的身影活跃在各种公益演出的舞台上,“在重新站起来以后,我觉得自己不能白白的活着。我想把世界变得更美好!”
在治疗期间,慕容依依剃光了所有的头发,护士们把剪掉的头发小心地留存下来。前不久,慕容依依又把这些头发重新接回,还调皮地将其中一撮染成明媚的红色,她说:“我现在很幸福,因为RICU的所有医护人员都是我的娘家人,无论遇到再大的挫折,我都会快乐的活着!”
柏宏炟正在调试机器。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杨知澎摄
是宝贝,是力量,是半边天
“可能在大众的认知里都普遍认为男护士粗枝大叶的。其实不然,干我们护理这个行业不论男女都必须要细心。“80后的男护士柏宏炟从事护理工作已有五年了,他和北京朝阳医院RICU的十余名兄弟一起撑起了科室护士团队的半边天。
在RICU,男护士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力量上。柏宏炟经常主动承担力量型的工作。“病人每两小时就要翻身一次,体重轻的还好,重的就需要好几个男护士齐心协力。“柏宏炟介绍说,“之前六床有一个400多斤病人,翻身就要6个人护士,没啥可说的,这种时候男护士必须冲在前面。”
现在柏宏炟护理的三床病人陈老,入院的时间比他进入科室工作的时间还早,“从来这里我就开始照顾他。”一开始,作为新手的柏宏炟难免会在护理中出现一些小问题,不巧的是,陈老的夫人是个对各种护理要求都非常严苛的家属,“就连吃东西的时间都不能差一分一秒。“为此,柏宏炟徒生了不少烦恼。
无奈也好,抱怨也罢,柏宏炟更愿意把这当做一次磨炼的机会。“能照顾好三床病人,就能照顾好大多数病人。”从这之后,他有意识的和夫人聊天,了解陈老多年的作息习惯和治疗规律,逐渐地与病人及家属建立了亲密信任的关系。
甚至有些时候,柏宏炟成了病患的“御用”护士,“非他不行”的专属信任感让年轻的小伙子们既欣慰又感动。一位老病人在住院期间,他的女儿经常给护士们送来亲手做的肉饼,在老人病故一个月之后,女儿又回到RICU为医护人员送来了三面锦旗,只为老人生前的一句话,“他们把我照顾的很舒服。”
男护士在医院的各个科室都承担重任。朝阳医院RICU护士长张春艳供图
在张春艳眼中,男护士可是科室里的“宝贝”,“他们不仅耐心细致,应急反应能力强,而且更容易掌握新技术。”
2015年,一位重症肺炎患者需要转运至朝阳医院呼吸科,工作8年的RICU男护士徐新与同事奔赴三百多公里,在当地医院建立ECMO后,连夜随急救车转运病人。在重症监护室,转运病人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而这样危急的任务常常落在男护士的肩上。“随着经验的积累,我的专业技能也得到质的提高。”2014年,徐新参加了ICU护士认证班,现在还在科室担任带教工作。
“徐新,有个病人情绪这两天不太稳定,你去病房先盯两天。”在紧张的医患关系中,男护士是女护士的保护伞,更是缓和气氛的调解器。“有些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会对女护士有一些言语上的过激行为。”徐新说,为了稳定病人情绪,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男护士一般都会挡在前面,用男人特有的幽默和耐心为病人解闷,打开病人的心结。
谈起家庭,柏宏炟和徐新都已是一个孩子的父亲。
当记者问道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刻有没有因工作而缺席时,柏宏炟不好意思的笑笑,“孩子的两个生日我都在上班。”8:00至18:00,第二天2:00至8:00,18:00至第三天2:00,两天一组班,上两天休两天,一年365天无限循环。
“每次我回家,孩子都得楞一会儿,然后才能想起我来。”回想起初为人父时的情景,柏宏炟和徐新都有相同的感受。柏宏炟说:“既然我选择了这个职业,我就要以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来要求自己,坚持下去,不尤不怨。”(中国青年网记者刘尚君 实习记者 杨知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