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谈医改:别让以药养医变成以检查费养医
全国政协委员陈怡霓。
深访谈
政府补贴“一刀切”让实惠落不到实处,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陈怡霓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6日在政协小组会议上说,今年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将在全国2000个县全部推开。其中,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取消药品15%的加成是改革题中之义,此前,全国各地均选择了部分县公立医院试点改革取消“以药养医”,广东的广州、东莞、深圳等市也进行了试点。
“少了药品收入,政府应当建立灵活的补偿机制。”昨日,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陈怡霓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如果补偿机制与医院运行监控脱节,有可能导致医院亏损明显而影响改革推进;或是迫使财政兜底而承担过大压力;或是医院担心补偿机制失灵而采取异常措施损害病人利益。
因此,陈怡霓在提案中指出,当务之急要尽快启动市、县级医改办联动数据动态监测机制,制定监测数据异常的应急预案,全面掌控医改局面。
东莞5家试点医院让利4328万元
过去,医院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药品加成收入、医疗服务收入和财政补助。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的收入不再与药品差价收入挂钩,失去了最重要的一个收入渠道。从试点来看,取消“药品加成”的医院就药品收入这一块的让利是明显的。
东莞市卫计局今年2月份公布数据称,2014年上半年,试点零差价后,药品使用量比2013年同期下降5.2%。截至去年9月底,该市5家医院试点取消药品加成后药费让利共4328万元。
另外,新快报记者从广州从化、增城医改办了解到,试点前,根据2013年的医疗服务量来测算,从化市中医院药品加成后年让利1000万元、从化市中心医院也会因此减收2000万元、增城市人民医院每年药品加成让利为2000多万元。
陈怡霓说,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探索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取消药品加成后,有利于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负担,也有利于让医生养成科学用药的习惯。
部分试点医院存在政策性亏损
陈怡霓透露说,根据国家的安排,药品减收后,要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和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等综合措施和联动政策,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建立起县级公立医院新的补偿方式。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2013年9月1日起,广州从化、增城5家医院试点零差价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20%由广州市和从化、增城两级财政负担;其余80%则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医保政策调整来消化,因此,护理费、手术费用也按规定涨价,有的涨幅达100%。
但因为各家医院情况不同,一些试点医院可能会因此亏损,而一些医院可能增收。截至去年9月底,东莞试点的5家医院中第三人民医院、莞城医院就存在政策性亏损,分别为375万元和275万元。
新快报记者此前采访增城市、从化市医改办,他们曾给出的数据是,取消药品加成后,从化市中医院年预计减药品收入1000万元,虽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收入600万元,加上政府补贴20%(即200万元),但会亏损200万元;同样,增城市人民医院预计仍有500万元缺口。与此相反,从化市中心医院预计每年会减收2000万元,但因为手术比较多,能够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收入1900万元,再加上政府补贴的400万元,整体上,该院的收入或会比医改前增加300万元。
“如果补少了,医院会想办法补这个坑,要是多开大检查、过分地上涨医疗服务价格,这又陷入另一种看病难、看病贵;补多了,财政又贴太多,承担过大压力。”采访中,陈怡霓建议应当对不同公立医院之间的政策性亏损予以调节补偿,使医院没有后顾之忧,病人才能真正分享改革的成果。
建议对不同医院予以调节补偿
“改革的核心是取消药品加成后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陈怡霓说,各地、各家公立医院具体运行情况各异、财政支撑能力不同,目前大部分市医改办及其所辖县级医改办都没有联动数据动态监测机制。
“没有具体动态监测数据措施,也就没有制定监测数据异常的应急预案。”陈怡霓在提案中建议,当务之急是尽快启动市、县级医改办联动数据动态监测机制, 全面掌控医改局面。
建议指导各地设立应急处置联席工作组,负责数据联动监控的组织和结果应对,制定应急预案应对万一出现因政策调整不合理造成医院政策性亏损,或收费结构不合理导致病人付费增加。在陈怡霓看来,联席工作组需建立主要指标的动态监测和分析工作机制,改革前和改革后关键监控指标数据比较等(包括门急诊诊疗人次、住院人次、手术人次、人均门急诊费用、人均住院费用,医疗费用中的患者自付、医保支付部分比例等)。
另外,财政部门应制定和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应当充分利用医保政策。对因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调整不合理造成医院政策性亏损的,财政应按一定比例予以保障,并指导建立地域范围内的调节基金,对不同公立医院之间的政策性亏损予以调节补偿。
相关
全国政协委员夏涛: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一直关注医改。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应当警惕, 以药养医 变 以检查养医 。”
夏涛说,医改问题千头万绪,牵扯多方利益,阻力大困难多,但“以药养医”绝不是唯一症结。
“如果取消 以药养医 后,医院需自负盈亏,自谋发展,很多医院更会 轻内科重外科、急诊科就搁一搁,尽量不要搞儿科 。”夏涛建议检查所得与医院分离,辅助科室人员工资奖金、仪器设备耗损维修、纸张水电暖消耗等由当地政府负责。这样不仅能减少本院不必要的检查,各医院间“检查结果互认难”的痼疾也能迎刃而解,真正做到所做检查都是必须的和患者自愿的,并大大降低医保报销费用。同时,应对医改进程,应当加强监管,随时监控,并加强投入。
对话
新快报:广州的试点成效如何?
陈怡霓:八成以上病都是常见病,我们医改的目的就是让这些病人留在县一级医院,在家门口就医。试点一年多来看,县级医院门急诊业务量增加了5%~26%,没有想象中大,但比广州市同类别医院同期增长平均值要高,已经算不错了。
新快报:广州试点有哪些经验?
陈怡霓:应当差别补助,这是我们的经验,例如,中医院用药多,手术少,很难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来补偿;而一些妇产、外科强的综合医院,手术多,用药少,影响反而不大。目前一般的做法是,测算好价格后,就“一刀切”按比例来补助,但补太多了,政府又会贴太多钱。
新快报:从化、增城5家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是否也会出现政策性亏损?
陈怡霓: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具体的数据正在统计中。不过,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广州的补贴是比较到位的。广州一直在做这个监测系统,一开始就有应急预案,数据出来后,哪些医院补多点,哪些医院补少点,都要做出调整的。并且要随时监控医疗服务价格,如果上涨太快,病人得不到实惠,这也不行。
新快报:提案的意义主要在哪里?
陈怡霓:这是前瞻的,改革不能出了问题才去应对,必须要做必要的前瞻性措施,这是我提这个提案的目的。这个提案是针对全国的,我们调研组到广东的广州、深圳、惠州、东莞、潮汕去实地调研,并在其他省份收集了资料。调研中发现普遍存在建立监测体系的呼声。如果没有这种监测体系,医院为了弥补这种亏损,就会想尽办法用医疗手段填补。最担心出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