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医改难题尚待破解 县域内住院率平均74.3%
近年来,梅州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深化医改工作的部署,大力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医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目前医改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县域内住院率平均只有74.3%,与国家和省要求90%的目标差距较大。该如何破解医改难题?连日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了解情况。
难题一:相关制度有待完善
医改工作中,不少公立医院负责人感触较深的是制度问题。“基本药物补偿机制不够完善,像我们医院实施药品零差价率销售后导致收入减少,医院压力很大。”五华县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无奈地说。据了解,我市试点医院实施药品零差价率后的合理减收按8∶1∶1的比例补偿,由省财政负担7%,比例偏低,医院实际需要自行负担较重。为此,他建议,省财政适当调整补偿方案,对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适当倾斜,加大投入,减轻基层经费配套压力。
一些村医则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医保报销制度的建议。五华县华城镇铁炉村的村医曾医生表示,村卫生站暂未纳入医保报销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因为没得报销,很多村民根本不愿意在村里面看病,他们卫生站每天最多七、八名病人,经常一天都没人上门看病。此外,村医退休后养老政策跟不上,他们对此也有后顾之忧。因此,他希望,相关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并将村卫生站和村医纳入镇卫生院编制或实行聘用制,由卫生院统一管理、统发工资,建立起村医的保障机制,解决村医的基本生活和养老问题。
目前,我市县域内住院率平均只有74.3%,与国家和省要求90%的目标差距较大,记者采访获悉,这与基层医院住院起付线过高、患者住院次均费用标准不同等问题有关。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动,争取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降低住院起付门槛、缩小住院次均费用差距,让老百姓看病更方便实惠。
难题二:人事分配制度不科学
人事分配制度不够科学,让一些医疗工作者有了怨言。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市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一方面编制闲置,另一方面卫生专业人才紧缺的矛盾,个别卫生院编外聘用的人员甚至比编内的还要多,存在编制空缺但现有人员不能入编的现象。“招录指标门槛设置过高,符合报考条件的少。”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层医务人员希望,相关部门可以考虑打破编制、身份的束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部分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专业骨干,充实到基层医院工作。同时,对自愿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大专以上医学毕业生,解决编制问题,工资待遇从优,从而更好地留住人才,让老百姓在基层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难题三:医改经费保障不足
“我们收支严重不平衡,债务沉重。”五华县华城镇卫生院负责人坦言,该院经费缺口较大,根本无法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卫生院设施设备不齐,群众往往选择到大医院,卫生院收入则相对减少,如此一来更是陷入不良循环。他希望,省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按照基层卫生院确定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要求,把卫生院的基本建设、房屋修缮、设备添置和卫计人员(含离退休)的经费支出纳入财政预算,逐步更新设备配备,同时全额拨付偏远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岗位津贴补助,减轻基层经费配套压力,为实现农民“中病不出镇”的目标提供基本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