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医攻博"试验不太成功 广州中医药大学仍在坚持

17.09.2014  11:18
  广东浓厚的中医药氛围支撑着广中医非医攻博项目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广东浓厚的中医药氛围支撑着广中医非医攻博项目

12年前,全国四所中医药大学开展“非医攻博”试点;如今,只有广州中医药大学仍在坚持

羊城晚报记者 林世宁 通讯员 肖建喜

非医攻博,全称为非医学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2002年起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的四所中医药大学试点招生。

其目是为了适应全球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提高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水平,促进学术进步,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培养中医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获得理学、工学、哲学、文学、历史学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本科阶段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或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的学生均可报考中医学研究生。然而近年,其他三所高校非医攻博项目陆续停招,只有广州中医药大学仍在坚持。

现状

广东中医氛围浓

广中医仍在坚守

16日,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学校大学城校区举行,20位非医攻博的特殊新生格外引人瞩目,他们有的已经拿到博士学位,有的放弃了数十万的年薪……重新走入校园,只为追寻心底的中医梦。而通过非医攻博项目,已有200多名非医科生实现了自己的中医梦。

200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开展“非医攻博”试点,每校面向全国招生20名。目前,仅有广中医仍在招收非医攻博。

许多知名高校毕业生投入广中医名下,都是冲着“非医攻博”而来,而广中医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直接招收“非医攻博”的中医药大学。

据了解,非医攻博最初由国医大师邓铁涛牵头提出,曾有“中医八老上书”力荐非医攻博。国内曾有多所中医药大学尝试开办非医攻博,但坚持至今的只有广中医。广中医校长许能贵指出,非医攻博之所以在广东能够发展壮大,得益于广东浓厚的中医药氛围,在全国率先提出中医药强省口号,老百姓拥护中医。    

肖先生是广中医非医攻博2006级学生,据他所知班上20人中,有3人继续博士后研究;约三分之一进入公立医院工作,或与人合伙经营诊所;进入医药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占了两成,还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同学进入高校工作。超过半数人工作地点在广州。

还曾有学者对广中医非医攻博前五届的93名毕业生做过统计:执业医师通过率超过90%。他们中到高等学校及地市级三甲医疗单位工作的有13人,在大型医药企业工作的有5人,进入其他医药相关行业的有8人,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有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