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有几场降温雨 医生提醒高温天气还需做好防暑

03.06.2016  22:33
市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熊念峰科长提醒市民,要避免长时间的日光暴晒,同时要注意室内的通风,防止室内高温中暑。此外,熊念峰还提醒,除了各类因高温引发的生理疾病,“情绪中暑”这一高温心理病也在困扰着不少市民。

  本报讯  (记者严海苑)高考未到,“高烤”先来。昨日,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受副热带高压影响,5月底以来,我市持续高温天气。昨日,大埔录得入夏以来全市最高气温37.4℃。医生提醒,高温天气市民需注意避免长时间的日光暴晒,同时要注意室内的通风,防止室内高温中暑。

  5月底以来,我市持续高温天气,昨日大埔录得全市最高气温37.4℃,很多市民已感受到酷暑的气息。昨日上午,记者走访梅城大街小巷发现,骑摩托车出行的市民均包裹得严严实实,防晒工作到位。“这种天气出门,感觉人都要被晒得脱水了,肯定要做足防晒。”梅城市民小陈感叹道。不少市民表示,这种炎热天气让人难以忍受,期盼下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降温。

  记者从梅州气象公众网上看到,昨日上午,兴宁、蕉岭已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昨日下午,大埔和丰顺则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市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这股“热浪”将持续到今天。据了解,受高空槽和切变线影响,4日,我市预计有中雨,最高气温约33.1℃。5日,预计中到大雨,最高气温约31℃。展望6日、7日,预计仍有阵雨或中雨,届时高温天气有所缓解。

  高温天气,广大市民要注意防暑。市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熊念峰科长提醒市民,要避免长时间的日光暴晒,同时要注意室内的通风,防止室内高温中暑。饮食方面,要做到少食、淡食,可以多喝粥,户外作业的可多饮淡盐水,适当配以如冬瓜、鲜荷叶、赤小豆、扁豆、葛根等消暑汤预防中暑。对于老人,可口服西洋参或黄芪等以益气防暑,清热抗暑。此外,熊念峰还提醒,除了各类因高温引发的生理疾病,“情绪中暑”这一高温心理病也在困扰着不少市民。他建议,广大市民要通过调整饮食、保证睡眠、减少外出、适度表达等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谨防“情绪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