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正在论证

25.03.2015  18:40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国家有关部委正谋划建立标准统一、接口统一的医疗信息化平台,各地医疗数据可以在平台上互通互联。这一举措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与医保对接,其二是为了控制不合理的药费,其三是为了扶持商业健康险的发展。

  近年来医保基金吃紧,国家层面连续发布多项政策扶持商业健康险,但苦于个人历史健康数据的匮乏,商业健康险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目前海虹控股、卫宁软件等医疗软件提供商涉水区域医疗信息化业务,但其业务格局呈零散状态,仅有海南海药参股子公司重庆亚德科技的个人健康数据具备以省为中心的地域完整性,便于后期开发。

   国家级平台开始论证

  医疗信息化建设包括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医院智能化管理系统。其中,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和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缺口巨大,是国家拟斥资支持的对象。国家发改委日前宣布,宁夏、云南、贵州等五个省份为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试点单位,每个省份拟斥资1.2亿-2亿元不等的财政专项资金予以扶持。

  深圳森瑞投资公司董事长林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称,相比远程医疗信息系统而言,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更具刚性需求,无论是政府层面的推动还是基层医疗单位的需求都异常强烈。医疗服务需求是已经被验证的强刚需,而医疗信息化能够让医疗服务跨越时空限制实现资源更优配置。当前区域医疗信息化缺口巨大,未来发展空间可观。而且,医疗信息化的商业模式在海外已有成熟案例,国内公司仅需“步其后尘”就可实现盈利。

  “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的欠账太多,虽然近些年投入大大增加,但与所需资金相比还有很大的缺口,并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很多医院每年用于医疗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仅占到整个营业额的0.5%至1%,这个数目国内还有相当多的医院达不到,而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一年的投入就达到7000万美元。”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投入的不足极大制约了医疗信息化的发展。

  “现在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合理的成分。不合理的成分,比如说有过度医疗、过度检查,甚至出现一些开大处方的问题。我们要对这些不合规的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医疗费用进行管控,就必须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加以监督。”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国家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上的需求很大,国家级平台的建设方案已进入论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