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投入仅仅“加大”还不够
武 洁
医改五年来,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每年增加超过20%。不过从统计数据看,政府对医疗卫生的巨大投入并未减轻个人的直接负担,个人绝对卫生支出仍在逐年上涨。对此专家认为,民众一直抱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缓解。如果医院运行机制、补偿机制没有变,医药费用增长不能有效遏制,那么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依然有限。(12月10日经济参考报)
但凡是花钱,当然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假如钱花了不少,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钱究竟是怎么花的,自然难免引发质疑。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医疗卫生支出连年增长超20%,然而如此巨量的投入,公众却感受甚微,非但没有觉得看病更容易更便宜了,公民个人绝对卫生支出反而同步逐年上涨。何以政府医疗卫生投入越多,公众却未能感同身受,看病甚至越来越“贵”,这钱究竟花到了哪儿,也就不免让人犯嘀咕。
有时,个人感受这东西出现偏差,也在所难免。尽管放在政府对医疗卫生加大投入的背景下,个人绝对卫生支出却不降反增,看似有悖常理。但这一感受其实忽略了社会发展进程中,整体医疗服务需求快速增长这一背景,同样也没有考虑CPI抬升对医疗卫生服务成本的影响。毋庸置疑,假如没有财政对医疗卫生的大手笔投入,那么结果不是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出现严重脱节,便是个人卫生支出更剧烈的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增长的价值与意义,其实并不能因为个人卫生支出仍逐年上涨便被低估甚至抹杀。
不过,政府在医疗卫生上投入不菲,公众却并未感觉到明显受益,这之间的反差仍值得反思。应当承认,不断加大的医药卫生投入,毫无疑问会加大医疗服务的供给,从而缓解卫生服务的供需矛盾,而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的提升,更意味着对个人医药开支的分担。然而,既然是花钱,的确还不能满足于没有乱花。政府对医疗卫生开支的加大,如何才算花在刀刃上,如何让投入产出比更高更有效率,显然更需建立必要的公共投入评估机制。
具体而言,医疗卫生的开支,究竟该优先加大规模化医疗服务供给,还是应当打造均衡的医疗服务体系,究竟是该加大对公立医疗的投入,还是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引入更多的市场化投资者,不同的投入选项,必然意味着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效率上的差异;此外,究竟该先行理顺医药关系,还是侧重于提高医保补助标准,假如缺乏对医疗体制及其利益关系的厘清,加大的投入最终会被既得利益链条吞噬,还是让个体从中受益,自然也需要打上个问号。现实中,个人绝对卫生支出仍在逐年上涨,对于政府医疗卫生开支加大缺乏受益感,除了客观需求增长与成本抬升的因素之外,加大的投入是否实现了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恐怕同样值得盘点。
基于此,医疗卫生服务的确是个复杂的系统,如何改善并提升,加大投入固然不可或缺,但仅仅舍得花钱却还远远不够。医疗开支的加大是个好事儿,但如何把钱花好,保证效率与效益,避免陷入利益黑洞,恐怕才是更为关键的环节。(作者是医疗界人士)
编辑: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