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如何才能 “连体”又“连心”?

26.11.2015  15:41

大医院与基层医院“抱团”发展,让患者在家门口便可享受专家服务以及绿色转诊。然而,东莞市人民医院与谢岗医院组建的“医联体”试点数月后,目前仍是叫好不叫座。一些派驻专家则表示,由于基层医疗设备陈旧,实际难以发挥专家优势。而“医联体”相关人员也坦言,相关配套政策暂未完善,医务人员“连体”难“连心”。而患者到了上级医院后,从 经济 效益的角度来说,不愿放手任何一个病人,向上转诊容易,向下转诊却很难,如何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就很重要。(《南方都市报》11月24日)

“任督二脉”不通,自然问题多多。一直以来,不同层次医疗服务之间的相互隔离,缺乏必要的资源与信息共享,不仅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医疗资源配置的低效,更增大了患者的求医难度,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具体到大医院与社区医院两头所呈现的冷热不均的尴尬矛盾,与其说是医疗资源配置本身的毛病,毋宁说更多暴露出当下医疗资源分配与调度的“任督二脉”未能真正打通。而按理来说,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本不该各自封闭独立运行,而应当共同构建有序高效的医疗服务生态,从家庭医生到社区医疗到中心医院,也本该是和谐共生、相互仰仗的医疗服务体系。

从这个角度来看,“医联体”将家庭医生、社区医疗和中心医院联合起来,不同层级的医疗服务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并开展人员技术、管理、信息、设备等资源共享,的确有望彻底打通医疗服务体系的“任督二脉”,充分释放与发挥现有医疗资源的效益。可以设想,有了“医联体”,患者不仅在家门口就能放心看病,省去大医院挂号难、排队长、没床位的困扰,甚至在社区医院就能享受到来自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并轻松获得转诊服务,如此美妙的就医愿景,的确令人期待。然而,何以现实中“医联体”却“连体”难“连心”呢?

应该说,“医联体”的设想当然不错,不过,假如认为有了“医联体”,不同层级医疗服务的“任督二脉”便能打通,并充分发挥各方长处,释放出更高的医疗服务效率与活力,的确也有些过早乐观。事实上,类似的资源共享甚至双向转诊,在很多地区都已有过试点,但真正取得预期效果的却并不多。这里面的问题在于,“医联体”其实更多仍然停留在纸面,而缺乏实际的操作性。

既然医联体属于“松散型”联盟,双方资源虽然名义上互通了,但究竟如何互通有无,却并无明确的规则和要求。尤其是“医联体”中的各方,其实都各有其利益诉求,然而在资源共享之后,各方如何明算账,却往往付之阙如。例如,中心医院为支持社区医疗出了人员和设备,假如影响自身诊疗工作,甚至还要贴上成本,自然不会太过热心。而社区医院又是否能因联合而提升服务能力,真正成为承上启下的分诊节点,同样不容乐观。假如缺乏刚性的联合机制与优势价值定位,“松散型”的医联体最终彻底松散,仍旧各自为政,“连体”难“连心”的结局,也就并不意外了。

基于此,“医联体”的构想固然不错,但真正打通多层级医疗体系之间的“任督二脉”,实现医疗服务资源的高效配置,其实仍需建立更紧密的“医联体”,各方之间如何资源共享,又如何建立“双赢”机制,也更需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目标。唯有当各方都能从“医联体”的合作中充分受益,“医联体”才能“连体”又“连心”,并最终让公众和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