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7区试点医联体服务 下月起仅选大医院定点没得报销

24.03.2015  09:06

为更方便职工享受医保新政,广州7区正试点医联体服务,15个医联体已建成

■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王海芳 丘小红

昨日,越秀区首家“医疗联合体”成立,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下称中山二院)为核心共6家医疗机构组成。会上,针对医保“4月1日起,只定点三甲医院没有定点社区医院,不享受医保统筹报销优惠”新政,医联体透露,将为在职员工的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提供便利,提供的服务包括 “大小点”一站选择、优先门诊、优先安排辅助检查和优先安排住院床位等服务。

●新政

要想医疗报销 大小医院都得定点

很多职工可能还不了解广州医保的一个新政策,医联体成立的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免除他们‘两头跑’的烦恼。”昨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陈汝福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鼓励职工参保人更多地在基层医院就医,通过城镇医保制度进行调整,从2015年4月1日起,在职员工,新办理选点手续的,必须定点了社区医院后,才能在三甲医院使用医保统筹。否则,只定点三甲医院没有定点社区医院,不享受医保统筹优惠。而参保人员必须选社区医院(后简称“小点”)后方能办理二、三级医院 (后简称“大点”)的选点手续。

新快报记者进一步了解到,选点政策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例如,“小点”的比例由原来的75%上升到80%;经“小点”转到“大点”就医的,报销比例由原来的50%上升为55%;而未经“小点”直接到二、三甲医院“大点”就医的,报销比例只有45%。4月1日起,新办理定点手续的职工,如果不定点社区医院“小点”,连45%统筹报销都没有了。

●便利

医联体内可完成“大小点”选择

针对医保新政策,医联体的一大亮点是可以为居民提供‘大小点’一站选择。”陈汝福说,新的政策对老百姓来说是非常划算的,因为在“小点”统筹报销比例提高到了80%,可以使百姓个人支付的费用减少,同时,也有利于常见病的患者留在基层就诊,不必什么病都挤到大医院。陈汝福透露,中山二院将与医联体成员单位联合,完成信息共享,提供“一站式”服务,居民可以在医联体内任一医疗机构完成“大小点”选择。

新政还为医联体就医患者提供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例如,中山二院专门设有医联体服务台、医联体选点专用窗、医联体收费专用窗等,为双向转诊建立绿色通道,提供“三优服务”,即优先门诊、优先安排辅助检查和优先安排住院床位。并且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还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建立区域X线、B超、心电图等检查会诊机制,让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三甲的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