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遇人“指点”被骗 认清医托请记住这六点

20.10.2014  10:00

  患者投诉到卫生部门暂无结果,本报提醒看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谨防上医托的当。

  给小怡看病的东莞花园社区门诊。(记者 尹金钟 摄)

   东莞时间网讯 今年20岁的大二女生小怡(化名),一个月前在市人民医院看病时,被医托骗至东城花园新村的一家小门诊就诊,损失400多元不说,还耽误了病情。10月17日,当小怡在记者陪同下,再次找到该门诊讨要说法时,门诊负责人却以“刚接手门诊”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记者查询市卫生局网站发现,这家卫生站存在超范围经营现象。目前市卫生局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女大学生看病被医托骗到小门诊

  小怡在东莞某大学上大二。今年暑假期间,她因身体不适,去东莞市人民医院做检查时,遭遇医托被骗到一家小门诊。

  10月17日,她向记者回忆了事情经过。

  “我正在排队挂号,一个中年妇女过来跟我搭讪。当她得知我看泌尿专科后,就告诉我,看泌尿科要看专家号,专家号要提前预约,没有预约就只能去分院找专家看。这时,突然又有一位妇女走过来,主动跟我说,她之前也得了这个病,也是在分院找专家看好的。”小怡说,那位“好心的”妇女自称要去分院复诊,就带她打的士去了分院。“我本来不太相信,可是看到那么多人在排队,想着不妨去试一试。

  于是,小怡跟着这位妇女,来到东城花园新村一家名叫“东莞花园社区门诊”的医院。医生对她做了B超检查后,诊断她为泌尿系统发炎,给她打了一针消炎针,并开了一些药品,总共花费400多元。

  但打完针后,小怡觉得身体更加不适。于是,她再次来到市人民医院检查,结果,医生却告诉她,根本没有炎症,只是内分泌失调而已。医生还告诉她,“东莞花园社区门诊”根本不是市人民医院的分院,更没有什么专家在那里看病。

  小怡这才知道自己上了医托的当。

   涉事门诊涉嫌超范围经营

  “看病的钱,都是我攒下来的学费,就这样被他们骗了,心里很难受。”小怡说,她曾找“东莞花园社区门诊”给她看病的医生理论,但对方坚持不退钱。

  10月17日,当小怡再次找到“东莞花园社区门诊”,这次,一位自称是该门诊相关负责人的男子表示,他刚接手门诊,对之前的事不了解,不应承担责任。而看到有记者采访,该门诊内的医生纷纷脱下白大褂离开。记者看到,这家门诊的招牌上写着“东莞花园社区门诊”,招牌下的电子屏幕,打出治疗男科及妇科相关疾病的广告。其室内并未悬挂营业许可证等相关营业执照;在东莞市卫生局网站,记者也未能查到这家社区门诊的注册信息。

  在小怡出示的该门诊的收费及其他单据上,盖的是“东莞花园新村卫生站”字样的公章。记者再次查询东莞市卫生局网站,发现该卫生站的注册信息,但诊疗科目只有内科、外科、儿科,而没有妇科等科目。

  上述自称是该门诊负责人的男子表示,门诊目前正在装修升级,因此没有相关资料。他承认装修期间正常营业。

  “很明显,他们是在撒谎,在推卸责任,那位给我看病的医生刚才还在,看到我过来就躲到外面去了。”小怡说,她之前也曾向卫生局投诉过,但至今没有结果。

  对此,记者致电市卫生局求证。但或许是因为周末的缘故,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小怡表示,希望执法部门能够严格执法,坚决取缔这样骗人的“黑门诊”,让市民放心看病。

  贴心提醒

  看病警惕医托骗人六大伎俩

  据记者从相关知情人士那里获悉,医托骗人目前常见的有六大骗术,请注意辨识。看病最好去正规医院。

  同病相怜,热情指点

  “你是什么病?要挂什么科?……我原来的病跟你一样,最后是被××医院治好的,比这家大医院便宜多了,很近的,你去那里看看。

  这种“同病相怜”的骗术,是医托们最常用的,他们看准学生、妇女、农村患者等手头没多少钱或者想省钱的弱点才得手的。

  胡编乱造,恐吓患者

  现在不少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得了点病就心里着急,往往给了骗子可乘之机。有的骗子会谎称,医院挂号处在医院外面;还有的骗子说医院死人了,被警察查封了;甚至有的谎称没有医保卡的,大医院不看。

  布点设人,步步陷阱

  医托一般从公交站、医院大门口到挂号处、门诊科室都布点设人,以不同身份向患者推荐同一个医生或行医点并指点路线。一路上如有好几个人说同样的医院,一定要当心。

  假装保安或医生,骗取信任

  如今不少医托很大胆,冒充医院保安,甚至直接冒充医生,借“正面”身份迷惑前来就诊的患者。看病时一定要辨别清楚对方身份。

  蛮横无理,拖拉强拽

  现在有些医托蛮横无理,对患者大声训斥让其害怕,甚至动手抢患者的病历、化验报告等。此时,千万不要慌,要立即报警或想其他办法求助。

  冒充在线专家,实际是网络医托

  现在很多医托转移到网上。其实,真正的知名专家连门诊都看不过来,很难在网上随时答疑。据记者了解,网络远程会诊需由卫生部门审核批准,普通网站不能提供类似服务,市民不可轻信网上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