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又一家三甲医院升级改造:拆除老楼、建近百米门诊大楼

11.04.2020  13:51

大洋网讯 位于农林下路的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升级改造,计划今年6月就要开工!10日,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升级改造建设项目设计开始招标,这一位于老城区的老牌三甲医院将拆除院内现状13栋老楼,新建两栋综合楼,其中一栋为高95米的门诊大楼。与此同时,为了解决老城区看病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医院升级改造后将新增692个停车位,并临农林下路规划预留一条开放式的医院专用车道。

项目总平面

计划今年6月开工 2025年6月竣工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位于越秀区农林下路19号,东临农林下路,北临竹丝岗二马路,西临竹丝岗四马路,南侧距离地铁东山口站350米,是广州老城区的繁华地段。该院创建于1950年,前身为广州铁路中心医院,2004年转制成为广东药学院唯一一所直属附属医院,是广东省第一批三级甲等医院。2017 年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到了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的批准。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升级改造建设旨在改变医院现有医疗用房紧张,科研教学用房不足,现状建筑存在消防隐患等方面问题,满足医疗需求增长和产学研用房需求,完成编制700床医院的达标建设。医院建设用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含变电站建设用地),现有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升级改造后医院总计容建筑面积约为9.8万平方米(其中含保留旧建筑约2.1万平方米, 新建计容建筑面积约7.7万平方米),同时新建地下不计容面积约 3.1 万平方米。

招标公告中透露,项目计划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6月竣工运营。本次建设为医院的达标建设,医院现有在编床位数为700床,建设规模按700床测算,未有增加。项目投资总额为72789.28万元。

拆除13栋老楼 保留4栋建筑

医院现状有17栋建设年代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的各类医疗用房及附属用房,主要建筑大部分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建筑布局凌乱。现有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目前医院的科研、教学和医疗需要。硬件设施的滞后和日益增多的患者,造成了诊断、治疗、手术、住院、康养等医院各个部门的压力。

拆除建筑分布图

本次升级改造将拆除院内13栋1~8层的老楼,分别是门诊大楼、医技楼、综合楼、感染科楼和食堂、肿瘤楼、临街商业等;对现状16层的住院楼进行改造,其中1484平方米改造为营养厨房、总务库房等保障系统用房,2408平方米改造为职工宿舍等院内生活用房;12000平方米改造为教学用房。

医院改造后效果图

同时新建2栋综合楼,其中1栋是19层(95米)高的综合楼,包括门诊 9030平方米,医技12614平方米,大型单列用房3231平方米,代谢病研究中心10000平方米,社区服务站3000平方米,住院21051平方米,科研用房 3942平方米,其他4132平方米。另一栋综合楼高9层,包括急诊用房1806平方米,预防保健用房3600平方米,行政管理用房2527平方米,ICU病房 2427平方米。

保留的4栋建筑分别是住院大楼、药学楼、后勤辅助楼和历史建筑,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

医院设置4个出入口 农林下路设医院专用车道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升级改造建设项目是广州健康医疗中心核心区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大医学部、中大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等核心医疗与教育机构,依托核心医院的需求,建立医学共享区,形成综合医疗服务圈。

改造后主入口效果图

但由于医院位于老城区繁华路段,交通组织受到关注。招标公告中透露,未来院区将设置四个出入口;其中在农林下路(原医院入口位置),结合建筑退让等形成新的医院主入口广场,同时在场地东南角临综合楼2 南侧设施一独立出入口,供医院急诊急救车辆出入。在西侧竹丝岗四马路设置有两个出入口,供地下室离开场地车辆使用,将离远车流引导到次级道路分流,分担农林从下路的交通。

道路系统方面,院内道路系统实现人车分流、医护办公人员、就诊病人、急诊急救等有独立的出入口,互不干扰;院区内沿主要建筑物南面、西面设置院内主要交通道路,便捷联系城市道路及院区内各功能用房;临农林下路规划预留一条开放式的医院专用车道,作为到达医院车辆的主要道路,环绕保留历史建筑联系门诊楼入口广场、急诊楼入口及地下车库车行入口;方便便捷的疏导就诊车流,减少对区域交通的负担。

此外,本次升级改造将新增停车位692个。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