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满意度榜”何以“倒挂”?

17.03.2015  13:36

日前,广东省卫计委发布了全省130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群众满意度第三方测评结果,榜单一出就引来热议。在全省三级综合医院群众满意度前20名榜单中,备受追捧的省级大医院成绩不济,跌出前十。南都记者发现,东莞地区仅有一家民营三级医院进入前20名,而平日里人满为患的东莞市人民医院等三甲公立医院同样未见踪影。一家三级公立医院负责人坦言,医院业务量越大,获患者高满意度更难,“患者多,挂号、候诊时间长,就诊时间短,首先这个问题就更容易引发不满。”(《南方都市报》3月12日)

一直以来,知名大医院不仅拥有最高端的医护人才,更占据最优势的医疗资源,当然最受患者青睐才对,这一点,从公众求医问诊首选大医院,以及知名医院人满为患,就可见一斑。既然如此,医院排行榜被知名大医院收入囊中,本该是自然而然的事儿。

可是,医院满意度榜单中,人气爆棚的知名公立医院不见踪影,一些并不算出名的民营医疗机构却榜上有名。以东莞为例,假如说只是本地上榜的医院少,还可以用医疗服务与资源的地区间差异来解释,那么,何以唯一上榜的医院竟然是一家民营医院,一直以来在医疗资源占据优势,更有着体制荫蔽的公立医院,却无一上榜,的确相当出人意料。而颇为吊诡的是,这一现象并不仅仅是东莞所独有,而是个普遍现象,很多省内响当当的知名大医院均在榜单中销声匿迹,反而是一些在医疗实力上无法与之比拟的医疗机构,却在医院满意度榜单上实现了“逆袭”。

那么,医院满意度何以呈现“倒挂”,既有实力又有人气的公立医院,何以反在满意度上落败,倒是值得玩味。平心而论,假如仅仅因为知名公立医院名落孙山,便认为这份医院满意度榜单缺乏客观,恐怕不免武断。事实上,医疗这事儿,固然是个技术活儿,让患者满意,首先当然是要治好病,既然如此,医院满意度,自然与医疗实力和能力息息相关。不过,满意度毕竟不能简单地与医疗技术和资源划等号。对于患者而言,尽管去医院的第一诉求是把病看好,但求医问药的过程究竟是顺畅还是折腾,获得的医疗服务究竟是温馨还是生硬,对医疗满意度的影响,同样不言而喻。虽然与“看好病”这一终极诉求相比,后者似乎并不那么紧要,但患者的主观体验与感受,最终却毫不留情地反映在医院满意度榜单中。

于是,虽然知名公立医院从来不乏人气,也的确提供了数量庞大、难度超高的医疗服务,可以说功劳、苦劳都不少。然而,一枚硬币总有两面,公立医院超重的负荷,与提升患者就医感受之间,客观上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例如过长的就诊等待期,平均就诊时间过短,人气的另一面也必然是就医环境的拥挤与嘈杂。而在这方面,民营医院则可以通过更精准的定价与客户定位,实现更人性化的服务。医院满意度榜单出现“倒挂”现象,也就并不意外了。

不过,尽管“鱼和熊掌,难以兼得”,既要提供最普遍服务,又要提升服务性和满意度,这二者之间如何兼顾,也并非易事;但医院满意度榜单的“倒挂”,却未尝不是对当下医疗体系与模式的提醒。通过多元化的医疗服务供给,实现分层次的医疗服务,让各级医院各有所长,各有千秋,医疗满意度才有望从竞争中获得提升,而对于公立大医院而言,则不能仅满足于功劳和苦劳,仍需不断从医疗服务细节处提升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