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结束 它真的拉高GDP了吗?

15.11.2015  10:01
双十一终于结束了,电商们的撕逼大战终于告一段落。下图来自中国统计局网站,可以看到近3年,每到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会来个跳水。尽管专车一类的分享经济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但是却毫无疑问的会拉低我们的GDP,因为GDP是对于生产的衡量指标。

原标题: “双十一”结束 它真的拉高GDP了吗?

  双十一终于结束了,电商们的撕逼大战终于告一段落。阿里毫无悬念的再次刷新了去年的成交额记录,不过912.17亿这个数字应该也只是历史中的过眼云烟。双十一的交易额早就干掉了美国的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谁也不知道这个数字的极限在哪里。

  在互联网+和新经济的引领下,中国的消费市场似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特别是阿里创造的双十一对每年11月的电商交易额增长带来了极大的提振,各家电商在这一天的交易额同比增长如果不翻番都不叫增长。想来11月的消费增长应该爆棚了吧?对GDP肯定贡献良多吧?但是不幸,从数据来看其实并没有。

   电商的替代效应

  没错,单从电商的数字看,各家的增长都是至少双位数。但是,电商到底是创造了新的购物需求,还是替代了原有的购物需求?这个问题看电商的数字根本无法回答。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只能求助中国统计局了。虽然大家对统计局颇有微词,但是下面要聊的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是应该极具参考价值的。

  下图来自中国统计局网站,可以看到近3年,每到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会来个跳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查询下,你会发现从2009年双十一开创以来,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跳水几乎成了惯例,年年如此。也许有人会说,这不能说明是电商捣乱吧。是的,电商占零售业的比重也就只有10%左右,不足以撼动全局。但是为何之前没有这种现象,另外双十一如此火爆不是应该拉高这一数字吗?怎么反倒拉低了。笔者的解释是,双十一消费者爆买,商家狂打折,一天的消费估计会让某些人整个十一月吃泡面吧。当然,这只是说笑,不过双十一提前透支消费需求,我想没人会否认。而且从数据来看,透支的还不光是线上购物需求,连带线下一并也给拉下水了。所以电商到底是在拉动GDP还是在为GDP拖后腿,看来只能交由专家去解释了。

  作为互联网+和新经济的代表,电子商务对于降低商品价格和解决就业的贡献良多。但是商品价格低,除了电商降低店面租金等经营成本外,低税收才是贡献的大头。至于解决就业,则是用到处喊亲的店家和快递员替代了原来的销售人员。这到底是增加了就业还是减少了就业,笔者手头数据不足,答案还是未来交由专家解释。不过,直观感受上,24小时不打烊的店家和风雨无阻的快递比站在实体店面里的柜员是辛苦了不少。

  当然,电商最重要的作用是让新富豪代替了旧富豪。一群劳动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打倒旧资本家,成了新资本家。马云逼退了王健林,刘强东成功迎娶奶茶都是这轮电商替代效应的典范之作。

   从电商到互联网+

  新经济大潮的推动下,电商并不是唯一的弄潮儿。今年上半年各种O2O,各种互联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这对内需提振到底有多少作用呢?就拿最火爆的O2O滴滴快滴来说,如果没有补贴,把打车从线下搬到线上会创造新的打车需求吗?装了个APP打车的人就变多了吗?

  当然,笔者不否认,现实生活中打车的人确实变多了。但那是因为补贴好吗!价格降低,需求上升是最简单的经济原理。补贴就跟经济危机时期,有些国家发的消费券一样,饮鸩止渴。只能短期见效,长期还是要靠实体经济的自我疗愈。

  不过,互联网+确有其途径创造新的需求。还是拿滴滴快滴举例,专车就是最好的例子。专车确实是一个通过互联网组织零散资源,创造共享经济的经典范例。但是,笔者这里要说的是共享经济可以提高效率,但只有拉低GDP的份。共享经济铺的越开,经济数字就会越难看。

  有人可能会说笔者胡言乱语,且听小编娓娓道来。像专车一类的共享经济,其意义在于人们共享那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以专车为例,人们共享的就是那些大街上小汽车的闲置座位。自己开车也是跑,拉一个人也是跑,无形中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们的出行成本。而滴滴快滴的意义在于用应用程序去组织那些原来完全无法组织的专车司机。当然这牺牲了许多传统出租车公司的利益。

  滴滴快滴的成功,意味着人们在打车这一市场将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服务。这绝对比站在风雨中去招手打车强的多。尽管专车面临着一些市场和法规的阻力,但这种趋势是没人可以阻挡的。因为专车提供的用户体验,是传统出租车无法匹敌的。

  尽管专车一类的分享经济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但是却毫无疑问的会拉低我们的GDP,因为GDP是对于生产的衡量指标。GDP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最终产出法(二)支出法法(三)收入法。中国的GDP的核算方法主要是使用最终产出法。但是统计局在统计年鉴上也会公布支出法核算的GDP,以及收入法核算的地区GDP。其实就是你到底从买方、卖方还是生产者的角度计算。

  如果人们开始越来越多使用专车而放弃正规出租车,会发生什么呢?打车人的支出变少了,某个出租车司机失去了一个客户。在一个正常的市场里(也就是刨去份子钱和税收等因素),专车司机获得的收入肯定要低于出租车司机,毕竟专车司机可以不以专车为生。另外,如果传统出租车公司想要生存,就可能进行价格竞争,降低车费。不管怎么样,打车市场的交易规模,在供给过剩的情况下是要降低的。从GDP的角度看,也就是打车市场拉低了GDP。

  再或者说,Airbnb这种共享模式,每个人把自己闲置的房间以低于酒店旅馆的价格租给旅游者,显然会降低酒店业的营收。如果Airbnb成为主流,整体旅游住宿市场的交易规模只会往下走。房主提供房间几乎没有成本,交易价格可以没有下限。

  1978年,两位美国社会学教授在一篇关于汽车共享主题的论文中提出“共享经济”这一概念。二人认为共享经济将诞生在供应过剩的行业。而供应过剩的情况下,降低价格只会拉低交易规模,间接降低GDP。

   也许GDP才是然并卵

  但是GDP这东西,真的对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有用吗。举个例子,大量拆房子然后大量盖房子虽然可以大幅拉动GDP,但是你住的依旧还是房子。虽然GDP增长了,你的买房成本却大幅上升。生活水平在这一拆一建之间到底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问题不在于GDP本身。只是GDP没有衡量那些我们社会正在创造的新价值形式。我们没有社会效率的衡量体系。当前的统计工具,如GDP和CPI,只测量社会生产了多少东西,而并不在乎这个社会如何生产东西。

  当社会中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领域时,GDP是衡量经济是否健康的有效指标。然而,今天我们知道经济的价值并不只是资产或财富等事物的表象。比如社交网络所创造的的价值,并不能纳入GDP的衡量体系。留几手的微博并没有产出任何实质产品,但是其打分行为却让其微博有了号称百万的价值。增加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感,让不同领域的人可以更好的合作,很多让我们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东西并不会出现在GDP的统计当中。社会发展到今天,生产并不代表一切。

  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北欧的经济体系,或者说经济学家所谓的北欧之谜。多年来,经济学家一直希望解释北欧国家,特别是丹麦、瑞典和挪威的高品质生活以及高幸福感的来源。 虽然这些国家的GDP增长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但北欧人却保证了高水准的生活。每次全球幸福感调查榜首都是这几个国家。丹麦的GDP从1991到2014年的年平均增长只有0.37%。北欧国家可能产出增加不多,但它们利用产出的效率无人能及。北欧文化基于高度信任,从而降低了资源分配中的交易成本。可以说是国家性质的分享经济。

  北欧国民几乎没有什么个人信息的隐私,一个人口号伴随终生,随便到那个网站输入这串号码就可得到这个人的出生日期和家庭地址等。甚至获得每个人的消费和信用记录也不费吹灰之力。然而,在这种条件下却催生了Klarna这种无条件帮你为购物付款,一个月后还钱的网络支付系统。社会的进步有时并不在于GDP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时跟GDP也毫无瓜葛。

  回到开篇,如果电商不是刺激社会消费的利器,那么什么才是呢?也许是社会保障制度吧。在时下GDP衡量的市场经济里,每个国人要为太多的事情进行储蓄。教育、医疗、养老、还房贷,这些事情就已经压得每个人喘不过气来,大多数人除去基本消费,多出来的钱只会留着为未来进行打算。奢侈一下?也许等暴富那天再说吧。

  双十一物欲狂欢的时代,我们到底是富有还是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