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候鸟南沙歇脚

25.04.2016  11:46

  南沙湿地公园位于广州最南端,如今已成为鸟道上的驿站。鹭鸟筑巢区,一只白鹭觅食归来。 记者 陈坤荣 摄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乘船悠游于南沙湿地公园,一对鹭鸟在树上的巢穴旁扑腾着翅膀用锐利的鸟喙向对方进行猛烈攻击。衔草筑巢、孵化雏鸟、喂食幼鸟等景象在红树林鸟巢区随处可见,这时节,早出生的鸟儿羽翼刚丰,开始在笨拙地学习飞翔,它们的体型已与成年鸟无异,只有头顶的绒毛标识着它们的稚嫩。

    南沙湿地公园位于广州的最南端,有人称它为“广州南极”,又因其强大的生态功能获得“广州之肾”的美称。

    1986年以前,这里仍是一片荒芜滩涂。1986年,由当时的番禺政府率围垦公司员工进行荒地改造,围海造田,1994年基本成围。而后,在某个冬天,人们惊讶地发现约有2万只红嘴鸥在此觅食数天。这一壮观景象让围垦公司感到非同寻常,专门找来专家对此进行监测和分析。

    专家们又意外地发现,这片位于广州之南的人工湿地,竟然位于地球候鸟迁徙路线上。据华南濒危动植物研究所的专家介绍,正常情况下候鸟群迁徙的时间和路径是基本不变的,这种固定的迁徙路线俗称“鸟道”。这样的鸟道在地球上一共有八条,其中三条穿越中国,南沙湿地公园正好位于第三条鸟道上,这条鸟道上的鸟儿每年在西伯利亚和印度半岛之间来回迁徙。

    广州人第一次发现大量红嘴鸥时,便希望它们能在此安家。然而,当时苦于没有树林,候鸟无法长时间在此停留,吃饱喝足继续前行。

    此后围垦公司开始整体规划,大面积种植红树,至1998年,南沙湿地已具雏形。而正是在这一年,人们又惊喜地在此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黑脸琵鹭,这是当时世界仅存2000余只的珍稀品种。2008年元旦,南沙湿地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世界濒危鸟类——— 黑脸琵鹭也来到南沙湿地栖息。

    这是一个以鸟为本的世界。浅滩区是鸟儿们的饭堂,但是下雨后,水太深了就会有鸟儿吃不到食,公园管理者就会通过闸门将水位调到合适的深度。而水位下降后伴随而来的水草猛长,也会影响鸟儿们的觅食,于是公园需派人在鸟儿们外出觅食时,悄悄地进入长草的区域进行清理,尽量让它们不要觉察到人类活动的痕迹。

    根据湿地公园提供的最新监测结果,直至现在,前来南沙湿地越冬的候鸟数量已超10万,鸟类种类数据已达到152种,南沙湿地已经成为鸟道上的驿站,珠江三角洲难得一见的飞鸟天堂。甚至有些候鸟南飞至此便不再向南,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