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我省慈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25.01.2016  18:17

  “十二五”期间,我省慈善事业不断创新慈善工作机制,健全慈善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协调指导机制,提高各级慈善机构的社会公信力,打造了一批慈善品牌项目,慈善事业蓬勃发展,以慈善组织为代表的各类慈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社会各界的慈善意识明显增强,慈善氛围日益浓厚,在扶贫济困、赈灾救孤、扶老助残、助学助医、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广东扶贫济困日成为公益慈善品牌

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6月30日设立为广东扶贫济困日,每年开展重大扶贫济困日活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活动仪式并作重要讲话。通过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2010-2015年共筹集超过164.48亿元资金投入到扶贫济困事业,仅省级投入到全省“两不具备”村庄搬迁安置的扶贫济困捐赠资金达5.5亿多元,为全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已成为扶贫济困的重要平台,对推动我省扶贫“双到”工作和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福利彩票事业健康发展。坚持“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以改革创新促发展,以规范管理保安全,稳步推进福利彩票事业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全省共销售福利彩票911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268亿元,福彩销量和公益金筹集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唯一年销量突破200亿元的省份;累计向地税代缴中奖个人偶然所得税超过15亿元;福彩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同时,还带动了信息技术、印刷业、广告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广东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以及推进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慈善事业管理进一步规范。

  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强化和提高省慈善总会等慈善社团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会议纪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广东扶贫济困日捐赠管理办法》等文件,促进慈善事业发展,规范慈善款物管理使用。至“十二五”末,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112个县(市、区)成立了慈善会,成立慈善类社会组织2685家,其中基金会348家(公募111家、非公募237家),慈善类社会团体1849家,慈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988家。全省开展和实施了慈善项目推介会、慈展会、慈善万人行、健康直通车、南粤助残工程、爱心助行惠万家、福彩爱心助学子、爱心献功臣送医送药、大爱救心、微笑列车、兴教助学等慈善品牌项目。其中,“广州慈善项目推介会”3届共对接项目1113个、对接资金12.01亿元;“大爱救心”项目共投入1634.2万元用于救助全省低保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48名;“微笑列车”项目共完成唇腭裂手术8090例;“兴教助学项目”为我省贫困地区448间农村中小学建立了图书室、捐助图书223万册、书架2664个,为53所学校配置了爱心电脑共计1690台;“爱心助行惠万家”活动投入2550多万元帮助我省贫困家庭3595名残疾人完成了假肢或矫形器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