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10名人大代表被问是否愿公开联系方式 十余人同意

24.07.2014  13:11

广州500多名市人大代表,平均下来,每个人的背后,是1.5万名市民。昨日(7月22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办的“羊城论坛”,以“人大代表如何更紧密地联系群众”为话题,展开了一场辛辣而犀利的讨论。现场的新快报记者注意到,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公开联系方式时,大多数人大代表选择了低调,到场的约110名各级人大代表中,仅十余人举手选择同意。

市民:有事找不着人大代表

论坛第一个环节是向到场市民摸底——你是否知道身边的人大代表?第一个发言的阿伯能清楚地叫出身边人大代表名字,随后的发言几乎一边倒——有事找不到人大代表。来自越秀区濠畔街的余阿姨,有多年的义工服务经验,经常活跃在社区之中,但她说:“这么多年来,从来没见过社区里的人大代表,有问题的时候都找不到人大代表的身影。我们有需求,但找不到代表。”

对此,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宝怀介绍,广州市有500多名人大代表。2012年,广州共有12个区128个街道挂牌设立了人大街道工委。到目前全市各社区共建有720个人大代表联络站。来自农村的一名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站长介绍,每个社区都设置有联络站长,人大代表的联系方式都会对外公布 ,每月15日代表都会接访群众。

“作为人大代表,我问心无愧。”随后发言中,多位代表均自动述职,讲述自己担任人大代表以来的努力。不过记者现场注意到,当有媒体抛出“代表们是否愿意公开自己联系方式”时,到场的约110名各级(全国、省、市、区、镇)人大代表一阵冷场,主动举手表示同意的仅十余人,约占到场总人数1/10。

“羊城论坛”本身就是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一种好方式(资料图片)

代表:推动解决问题“很难”

群众联系代表,目的是解决问题。节目中,不少新老代表在介绍履职感受时都反映一个问题——尽管他们是代表,但囿人大代表无权直接解决问题等,很多时候推动问题解决也很艰难。

广州市人大代表李志明是荔湾区的一名游泳教练。他说,每年珠江都有小孩游泳溺水的报道,根源在于现在小孩可玩水地方太少了,“芳村地区三面环水,水域面积40多平方公里,但可供小朋友免费游水的面积才0.00125平方公里”,就此他于去年10月写过一个建议,但迄今为止都没得到答复。

“不要说你个人建议,有时都(以人代会名义)形成议案了都未必能落实,”曾担任省、市人大代表的王则楚“旧事重提”:1999年的市人代会上,形成关于保护大小马站书院群的议案,2000年初市政府答应8年完成大小马站书院群复建,“但现在15年都过去了,事情还是没踪影”。

现场讨论话锋辛辣

在介绍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时,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宝怀说,目前全市已建立721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去年共替群众解决问题800多个。对此,电视台评论员易鸣发言评价:“谢谢谢主任给出的数字,720多个工作站,解决问题800多个,平均一个站一年才解决1个多,不客气的说,只能算是合格。”易鸣发言结束后,谢宝怀立马回应:721个联络站是去年开始陆续建站,你这样平均下来,不是很公平。你提的问题也促使我考虑统计口径问题,因为有些当场能解决的,我们就没统计在内。

广州市人大代表李志明还自曝了一番“人大代表被代表”的奇葩经历。于2012年10月投用的荔湾区西郊泳场开建前,相关方面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座谈。“现场无一人同意建,我还听说之前的专家论证会,专家也不同意”。过了两天,却突然有市民打电话告诉他:荔湾区相关部门召开的市民代表座谈中,相关部门一位负责人对在场的市民代表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致同意了”。

(《新快报》记者 占文平)

关于“羊城论坛”

“羊城论坛”是国内最早举办的政论性电视论坛之一,由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和广州市电视台联合主办,从1992年5月2日开创至今,已成功录制、播出了164期。22年来,论坛以“国事家事天下事,你谈我谈大家谈”的方式,广泛吸引公众参政议政,营造了浓厚的民主氛围,成为有效沟通市民群众、人大代表与政府官员的桥梁。今天的“羊城论坛”已是市民喜爱、政府欢迎、人大重视、市委支持的重要栏目,成为广州市民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