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号线一期最后一座车站封顶
高架车站施工举步维艰
地铁集团宣传部主任叶子川介绍,为实现从化区与中心城区的快速交通,十四号线一期线路建成开通后将采用快慢车模式运行,快车只停嘉禾望岗、新和、江埔、街口4座车站,因此,需要在东平、太和、钟落潭、太平、邓村等5座车站设置越行站供快车越行通过。
作为越行站之一的钟落潭站,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镇中心区域,地处广从公路上方,车站全长120米、宽34.4米,为三层双岛四线车站,从2015年11月开始施工以来,车站不仅遭遇了地下溶洞和广从路同步改造带来的施工障碍,而且由于越行站的设置导致车站整体面积比普通车站要大2000平方,其施工工序和施工难度也相应增加。此外,高架车站位于马路中间,两侧的广从路车流量大,道路中间多处有高压线,高架杂物若掉落到下面的道路上,对来往车辆和行人安全造成影响,整个施工过程可谓是“举步维艰”。
多措并举确保施工安全
据地铁集团十四号线一期土建项目负责人莫暖娇介绍,针对钟落潭站施工的困难,地铁集团采取了多种措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的影响,同时制定了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
针对车站地底存在大片溶洞、最大溶洞达14.5米深的情况,施工单位广东省基础公司采取冲孔成桩的方法打下144根桩基,同时回填了4万余方黄泥、片石填补溶洞空孔,同步加密布设监测点,定期监测地面沉降,大大降低了桩基施工对溶洞和周边道路和建筑的影响。
针对高架越行站体量大、周边车流量大,传统吊车受吊臂长度限制的情况,施工单位采取了分段施工的方法,同时为减少吊车来往而增加的广从路负担,车站在施工时使用塔吊完成吊装作业,尽可能地确保道路畅通。此外,还在行驶车辆对施工影响较大的地方安设了防撞墩,在起重吊装期间设置了隔离带,遇到极端天气时及时调整工序安排,同时清理各类杂物,把小型工具、材料放置在指定区域,防止被大风吹到地面影响行人和车辆安全。
全线“拦路虎”逐一攻克
据了解,十四号线一期途经白云区和从化区,特别是经过的白云区地底主要为石灰岩,地下岩溶发育,穿越多个断裂带,地质条件复杂,其岩层破碎、裂隙发育,隧道渗水量大。除钟落潭站外,全线其他车站也遭遇过不少的“拦路虎”。
太和站施工期间,由于横跨车站中部的110KV高压线竖向净空高度仅有15米,对施工材料吊装带来了安全难题。地铁集团创新性地在高压线下设置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一旦有物体进入限高范围,报警装置立即对作业人员进行声光警告,此举既降低了安全风险,又确保了作业区人员安全。
位于溶洞发育的灰岩地区的嘉禾望岗站紧邻正在运营中的二、三号线嘉禾望岗站,车站基坑距离既有车站最近只有1.5米,地铁集团在施工期间先后采取了在新旧车站之间设置旋喷桩隔离、连续墙施工前采用超前钻探查溶洞、在既有隧道和车站内设置24小时自动化监测系统等,确保既有线路和车站运营正常。
街口站是十四号线规模最大的车站,车站地质主要有砂层和花岗岩残积土,由于站址此前存在大型鱼塘,易诱发车站基坑涌水,地铁参建各方通过合理制定降排水措施、严抓施工质量、及时封闭连续墙接缝等措施确保了施工开挖过程中深基坑的稳定,保障了施工顺利进行。
开通后快慢车模式运营
地铁集团宣传部主任叶子川介绍,十四号线一期(嘉禾望岗至街口段)的功能定位为服务于从化与中心区快速联系的交通线路,以解决从化到广州中心组团的交通需求为重点,兼顾白云区、从化区沿线组团发展引导的功能。该线路全长约54.3公里,共设13座车站,其中地下站6座、高架站7座,将采用6节编组的列车,最高运行时速120公里,建成开通后将采用快慢车模式运行,这种模式在世界各国铁路中普遍采用,在国内外地铁中也有应用,采用快慢车的目的是最大程度节省乘客出行时间。届时,从从化街口上车的乘客,乘坐快车最快1小时可到达位于市中心的纪念堂站,大大提高出行效率。
据叶子川通报,自启动十四号线一期建设以来,从化区和白云区政府高度重视制约地铁工期的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等前提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线路的建设,为工程进度的全面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十四号线一期土建工程累计完成89%,石湖停车场累计完成84%,邓村车辆段累计完成84%。全线13座车站已全部封顶,新和站已与知识城支线同步开通,其他车站将全力加快各车站附属结构施工;12个区间中,剩余太和至竹料、街口至江埔区间正在进行土建施工,共有2台盾构机正在掘进。机电方面,已有10座车站(嘉禾望岗、东平、石湖、竹料、黎家塘、太平、神岗、邓村、江埔和街口站)主体开始移交机电。